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关键数据与国际比较卷

第三节 教师的职称结构

字体:16+-

一、教师职称的意义

职称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队伍的学识水平和胜任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层次,也是衡量学科层次和人才培养层次的重要尺度。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是指各类职称教职人员的数量比例关系。我国各级学校对教师的职称都有不同的分类,合理的职称结构对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改革开放以来各级各类学校教师职称结构的变化

(一)普通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表6-10和表6-11可知,1978年,中级及以上职称只占高校专任教师的23.49%,其中中级占19.53%,副高级占2.65%,正高级占1.31%。而到了2016年,中级及以上职称占高校专任教师的81.93%,其中中级占39.73%,副高级占29.58%,正高级占12.62%。2016年的正高级职称教师数量是1978年的74.6倍,副高级职称教师数量是1978年的86.7倍,中级职称数量是1978年的15.8倍。

表6-10 1978—201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各级职称占比(%)

续表

续表

表6-11 1978—201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各级职称人数(人)

续表

图6-14 1978—201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的变化

图6-15 1978—2016年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各级职称人数的变化

由图6-14和图6-15可知,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级职称教师的比例逐渐提升,进入90年代以后副高级的比例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到2005年我国普通高校教师的职称结构已发展得较为合理,以讲师和副教授为主体,二者比例超过60%。2005年以后,中级职称人数增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副高级职称人数,正高级职称人数增长也非常明显。

(二)普通中学教师的职称结构

中学职称一般有中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高级职称、副教授级)、特级(一种荣誉);小学职称一般有小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相当于中级职称)。1986年开始建立的以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制为主要内容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对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