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现代课程与教学一直非常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草案)》便将使学生获得“现代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13]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首次在政策层面确立了“双基”概念。与此同时,《小学暂行规程(草案)》也确立了“使儿童具有读、写、算的基本能力和社会、自然的基本知识”[14]这一小学教育目标。此后的十余年时间,“双基”一直作为我国学校课程与教学的核心追求,指导着学校的教育实践活动。改革开放初期,针对“**”时期教育探索的偏差,以及国家对于“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实现“向科学进军”的迫切要求,我国重新认识到“双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与价值,并在恢复“双基”的基础上,对其原有内涵加以拓展和丰富,突出了学生智力发展和能力养成的重要性,形成了由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组成的“三基”目标体系,但不论是“双基”还是“三基”,都特别强调学生在“知”和“能”方面的发展,力求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水平。因此,我们可以将改革开放之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的十余年时间称为以“知能培养”为核心的全面发展阶段。
在宏观政策层面,1977年,全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编写教材需要“十分重视和精选基础知识”“为了加强基础,必须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等要求。1978年,《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各科教学大纲和教科书的先后出台,无不突出了“双基”在课程与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例如,《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就规定中小学的数学课要“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物理课要“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所需要的物理学基础知识的教学”“加强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体育课则要“加强体育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等。[15]与改革开放之前对“双基”目标的描述相比,它更为具体、详细。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及教学质量的提升,人们愈加认识到培养学生智力和能力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目标指向。对此,1986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分别规定了小学和中学的培养目标,认为小学生应当具有阅读、表达、计算的基本能力,学到一些自然常识和社会常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观察、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初中生则要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培养必需的基本能力,初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发展独立思考和动手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生产劳动或职业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等。[16]学生的能力发展被摆在了十分突出的位置,改变了改革开放初期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将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提升和智力发展有机结合,实现由“学会”向“会学”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