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转型,以及技术的持续更新,人们的文化心态也产生了诸多变化。“未来社会新的伦理问题的挑战和困惑,要求年青一代应有正确的社会态度、价值标准和伦理道德,有参政意识、民族意识和法制观念,能对社会负责,对时代负责。”[31]在这一背景下,我国明确提出了“立德树人”的培养目标,用极其简洁的语言回答了当前时代应“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重申了“德”在学生全面发展过程中的统领地位。此外,在关注学生道德情操、文化素质、身心健康和审美情趣等方面的同时,我国还特别强调了学生在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及坚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方面的应有担当,力求实现“成才”与“成人”的和谐统一。
2007年8月,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提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2],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广泛讨论,“立德树人”由此成为人们思考课程与教学目标问题的新的立足点。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将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并围绕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做出了重点部署,切实突出了德育的优先关注地位。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在政策层面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33];2013年,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补充,强调“坚持立德树人……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34]。这些论断集中反映了我国教育对于学生人格养成、品德提升方面的高度重视。2014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正式颁布,它一方面重申了“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又明确提出了将“立德树人”落实到课程与教学层面的要求,指出“课程是教育思想、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的主要载体,集中体现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提出教育“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5]。可见,“立德树人”与党的教育方针一脉相承,它规定了现阶段我国课程与教学活动的基本方向,而为了实现这一教育总目标,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纷纷在“立德树人”的细化和转化问题上做出了各种有益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