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来,教学论学科建设是推动现代化教学体系发展进步的内在依托。伴随着教学论博士点、硕士点的创建发展,教学研究队伍逐渐专业化、团队化,为我国教学体系现代化的建设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1.教学论学科的学位点建设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尤其是教学论学位点的建设,大致可以1997年为界,划分为两个阶段:教学论专业创建与初步发展期(1978—1997年)与教学论专业发展壮大期(1997—2018年)。下面分别就这两个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做些简单梳理。
我国在1978年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拉开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序幕。随着1977年高考招生制度的恢复,“很多高校原来被撤并的教育系得以恢复,教学论也成为教育学体系中一门独立的学科”[27]。1981年,我国开始实行学位制度。在层次上,高等教育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级别。学位制度的建立,为教学论学科发展创造了广阔舞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张敷荣、李秉德、王策三先生领衔培养了我国教学论学科的众多骨干力量,为学科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教学论硕士点、博士点的创建,使得教学论学科在高等教育内有了自己独立的学术建制与专业的学术部门,在高层次师范类人才培养上占得布局先机,为进一步促进教学论学科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7年,我国对学位制度进行了一次大的改革调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了新修订的《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根据新调整的专业目录,原来的学科教学论专业与教学论专业,统一调整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28]学科教学论专业与教学论专业合并为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后,其涵括的范围更加广泛,以研究学校教学一般问题为对象的教学论成了课程与教学论的一个主要方向。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发展时代,学科学位点和招生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教学论学科的学位点建设也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阶段。设置教学论学科博士点的高校由1981年的1所(西北师范大学)发展到2018年的28所,学科大区域布点全覆盖,形成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规模效应。教学论学科的硕士点建设更是发展迅猛,2010年前后就已经超过了100个学位点,成为教育学一级学科中布点最多的二级学科之一。在教学论学科硕士和博士学位点激增的形势下,如何协调好规模与质量共进发展,是每一位教学论建设者都需要共同努力探讨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