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民办教育卷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

字体:16+-

(一)定位不准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中小学在全国多点开花,但各校水平参差不齐,发展快慢不一,关门倒闭现象频发。导致这种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校的定位。学校定位准确,可以充分调动社会和学校自身的资源,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发展;如果定位不准,盲目追逐热点,扩大规模,学校则会在迷失中走向倒闭。纵览民办基础教育领域,民办中小学发展中定位偏差、雷同等问题较为突出。

一方面,定位偏差。回顾我国民办中小学发展史,不少学校经历了曲折的办学过程。一些民办中小学的举办者忽视区域实际和自身条件,将办学定位定得过高或者过低,急于求成,忽视了办学规律。一些学校投资者认为只要加大投资,提升学校的硬件条件,吸引家长把子女送到学校读书,就可以高收费、走贵族化学校发展之路。然而,家长不仅关注学校的硬件,更关注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举办一所学校,不仅要充分体现举办者的办学理念,更要结合当地教育实际,否则难逃红红火火地开张却昙花一现、冷冷清清关门的境遇。

另一方面,定位雷同。一些民办中小学缺乏独立的办学思想,存在简单模仿公办学校办学模式的现象。鉴于新《民办教育促进法》明确禁止义务教育阶段转设或新设营利性学校,且义务教育服务供给的主体责任在政府,故这一阶段的民办小学、初中在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应坚持特色办学、优质发展,与公办学校实行差别定位、错位互补,重在满足社会多样化选择性的教育需求;对于高中阶段的民办学校而言,同样重在多元化、特色化、国际化办学,为相应人群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选择。[15]民办中小学只有摆脱雷同与模仿,才能走上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