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改革开放40年来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围绕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动力、发展定位、发展取向三方面,可剖析其发展特点。
(一)发展动力:经济体制与教育改革释放活力,市场需求直接助力
其一,民办学前教育在经济基础变革的背景下获得重生与发展。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教育的社会属性是上层建筑。[8]随着农村生产关系由人民公社时期的“土地公有、平均分配”调整为“分田到户,自负盈亏”,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随后乡镇企业、国有企业转变生产方式,试行自主经营、自主调控市场,中国逐步由高度集中、忽视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的转变逐步引发整个社会的思想解放,带来了教育观念、教育机构和教育制度的变革。民办学前教育在人民公社解体、国有企事业单位社会化改革的浪潮中获得重生,又因对民办教育性质、地位认识的转变和教育政策制度、教育体系的变革而获得快速、稳步发展。
其二,民办学前教育随着教育政策的重大调整而获得转折性发展。教育政策法规是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方针、发展任务、发展路径等做出的规定,是国家政治意志在教育领域的体现,是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关键要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要素。有研究者认为,民办教育政策是推动民办教育实践的决定性因素。[9]民办学前教育的发展有三次比较大的转折。一是2001年民办园数、民办园教职工数占总比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快速提升,与2000年相比分别增长14.66、13.23个百分点。这应该与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该文件提出“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共同发展”,这是对前期民办教育是国家办学的“补充”地位的极大提升,因而刺激了民办学前教育的高速发展。二是2004年民办园数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比例首次超过50%,成为学前教育事业的主体。这与民办学前教育的持续发展有关,也与2003年颁布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有关,该文件提出5年内“形成以公办幼儿园为骨干和示范,以社会力量兴办幼儿园为主体,公办与民办、正规与非正规教育相结合的发展格局”。三是2012年民办园数占全国幼儿园总数的比例首次下降。2011年该数据达到历史最高(69.21%)。随着2011年第一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地方政府大力建设公办幼儿园,因而2012年开始民办园占总比开始下降,此后逐年下滑,这应与一至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中大力建设公办园的行动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