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结束后的教材建设
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谈到,要重视中小学教育,“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7月到9月,他几次同教育部负责人谈话时说,“教材非从中小学抓起不可”,要编印通用教材,同时引进外国教材作参考,并要求1978年秋季开学时用上新教材。9月,教育部积极安排中小学通用教材的编写工作。除调回人民教育出版社已下放的部分编辑外,又从一些大、中、小学选调了一部分优秀教师,一共200人组成“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小组”,以1963年12年制的中小学数学教材为参考开始统编教材,于1980年基本编写完成。
“这套教材拨乱反正,清除了十年动乱时期出版的教材中许多谬误的内容,改正了在政治与业务、理论与实际等问题上一些不适当的处理方法,注意到基础知识的选择,智力的启迪和能力的培养,对于改变动乱时期教学的状况,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起到了应有的作用。”[7]重视思想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重视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训练,知识体系比较完整、系统,文字表述比较严谨、规范,具有较高的质量,是这套教材的闪光点。但它存在着“深、难、重”的问题。
1981年以后,根据国家新颁布的中小学教学计划,人民教育出版社开始修订原教材和编制新教材,开始对课程教材体系进行调整和变革。但受原有体系的束缚,旧教材存在的问题基本上未能得到克服。
(二)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以多样化为特征的教材改革
在对我国当时教材体系现状进行深入的考察与分析,比较与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我国不少教育理论与实际工作者进行了一些反思性研究。
在这些反思性研究的基础上,1985年,国家教委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开始着手对中小学教材的编审制度进行改革。这次改革的初衷可以归纳为几点: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中小学教材一直采用国定制,即由国家指定教科书的编写和出版,并以行政指令的方式,规定教科书的使用。这一形式已不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破除。第二,根据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国情,仅有一套统编教材供全国使用,已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有必要编写供各类地区、各类学校使用的多种教材。第三,长久以来,教材编写统得过死,教材的风格和层次不明显,生气不够,新颖不足。因此有必要把竞争机制引入教材建设,通过竞争来促进教材事业繁荣和教材质量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