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材编制过程及运作的主要经验
第一,“实事求是地调查研究和分析我国的教育国情与教育背景,并以此为基础作出判断、评价和决策,编制出面向现代化实际与需要的课程教材。教育实践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性,在某种办学和师资条件下可达成的教育目标、在某种教育情境中可行的教学设计,在另一种条件或情境中就无法达成或实现。因此,教育实践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认清自己所处实践情境的特殊性,因地因校因班制宜地、实事求是地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当下实践情境中最适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课程教材的实践也必须遵循这一客观规律”。[8]
教材的改革要注意分析和研究我国的教育国情(包括教育质量、师资水平、办学条件等及其一段时期内可能改进到的最高水平)和教育背景,这是一条重要的经验。
例如,1983年年底至1986年3月,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室与中国教育学会数学教学研究会共同进行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数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要的调查研究”,对各行业数学知识需用情况、高等院校各专业对中学数学知识需求情况、期刊中出现的数学知识等进行了调查和统计,以便弄清反映就业和升学、当前和以后发展对数学知识的需要,为一段时期内(5~10年)确定中小学以及各类中等学校的数学课程内容提供一个客观的依据。从1984年至1985年年底,课程教材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参与了中国教育学会物理教学研究会在全国1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进行的“社会对中学物理知识需求情况”的调查,了解社会对物理知识的需求,为研究和改革中学物理教学内容作了准备。
只有进行科学的、系统的“社需调查”,才能敏锐和细致地感受到时代的脉搏,编制出满足时代发展需要的课程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