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E是英文Competence Based Education的缩写,即能力本位教育。1989年开始,国家教委陆续组团赴加拿大学习先进职业教育思想与经验,引进能力为本的职业教育思想、课程模式及其开发方法。随后,在国家教委的主持下,加拿大国际开发署(CIDA)资助设立了“中加高中后职业技术教育合作项目”(CCCLP)。1991年,该项目在成都举办了中国第一次“开发一个教学计划”(Develop A Curriculum,DACUM)讲习班,将CBE教育思想、课程模式正式介绍到了中国,引发了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内的CBE课程模式研究与实践热潮。
CBE的课程模式以职业分析为基础,目的是识别出从事某一岗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能力,从而为职业教育的课程建构提供客观依据。CBE模式强调以能力作为教学的基础,以岗位的职业能力确定培养目标。CBE课程模式采用的是由专业委员会负责实施的DACUM课程开发法,以职业分析为起点,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课程设计采用模块式方案,重视学生的能力训练和技能掌握;理论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原则,教学过程中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强调以职业需求作为课程开发的出发点和归宿,吸收社会用人单位参与课程制定,满足产业界和雇主对培训对象的要求,是一种职业导向的课程模式。[5]其开发步骤为:工作分析——任务分析——教学分析——教学开发——教学实施。先由相应的行业、企业专业人员组成顾问委员会,进行专业分析,从而获得该专业的课程开发表(DACUM表);再由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专家组成课程开发委员会,分析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能力分析确定课程的内容。
这种课程开发方法很大程度改善了职业教育内容脱离生产实际的问题,突出能力本位,校企合作进行课程开发,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学校层面的开发比较容易实现,因而在我国得以迅速推出。CBE课程模式的引进,让当时的职业教育办学者耳目一新,并积极进行了试验。CBE课程模式宣传的范围比较广,第一次培训活动是在成都举办的,在后续实践中,试点工作进行得较为深入的是上海和江苏。上海市教委依托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教材建设研究与实验”,于1996年启动了“10181”工程,即用5年时间,完成10门公共课的课程改革及示范教材的编写工作,完成18个典型专业、工种的教材编制,经过不断实验、研究和总结,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形成一个反映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时代特征的中职课程、教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