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教育的引入与发展,与“**”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决策,改革开放拉开帷幕。但是“**”十年动乱,我国教育秩序受到严重破坏,人们错失了正常的学习机会,人均受教育年限极低,中高等专业人才缺乏。当时,我国通过恢复教育秩序,实施“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推进成人教育发展,使成人教育进入了一个恢复发展期。此后,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以及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成人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终身教育逐渐成为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理念支撑。
“终身教育”一词第一次出现在我国政府文件中,是1980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在职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文件提到“教师进修院校承担着中小学在职教师的终身教育的责任,它是我国师范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长期存在下去”。1987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明确要求提高全社会对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并提出了5项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从这5项任务看,此时的成人教育已渗透了终身教育理念。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成人教育是传统学校教育向终生教育发展的一种新型教育制度,对不断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此时终身教育第一次正式进入国家政策文件之中,具有开拓性的历史意义。需要说明的是当时文件中的“终生教育”一词,与“终身教育”的内涵是完全一致的,当时常常出现的两词混用现象,主要是因不同研究者对“lifelong”一词采用不同中文译法而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