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教育改革开放40年:终身教育卷

二、乡村社会教育内容与组织形式

字体:16+-

(一)乡村社会教育内容

乡村社会教育内容是乡村教育的核心要素,影响着乡村教育目标的落实与乡村建设的质量。在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教育内容是促进乡村社会发展与服务的重要内容。目前,乡村社会教育主要以青少年社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三种形式组织开展。

乡村青少年社会教育指向范围界定为户籍属于县城以下的乡村,留守乡村从事农业或以农业为主、牧业为辅的劳动者及外出打工人员的子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成为乡村青少年社会教育的主要形式,与乡村基础教育发展相辅相成。2001年6月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要求中小学校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29]乡村学校具有独特的优势,生态环境较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资源,质朴的乡风民俗,乡村社会是更为接近人的先天善好的自然秩序的一个综合的文化织体,因此能为人的天赋展现、为人的教养的养成、为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提供更为自由、没有拘束、淳朴、洁净而少有**的社会氛围。[30]如重庆市北碚区复兴小学,将北碚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线描画纳入学校课程体系建设之中,开设了保护文化遗产、丰富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线描画等实践体验类课程,促成线描画被重庆市政府列为“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树立了乡村实践课程开发的范例,不仅丰富了乡村学校的教育内容,更促进了乡村学生创新意识和人文素养的提升,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