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政课改革政策涉及国家、高校、教师等不同的利益群体,各方关注政策的焦点各有不同,自政策发布以来,网民代表各自的利益群体在网络讨论里发布了来自不同角度的言论,本章从各利益群体角度出发,分析其关注焦点及背后的情感倾向。
(一)“立德树人”:正面效应符合国家及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始终是各高校乃至党和国家关注的重点。高校思政课具有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功能,绝大部分网民也肯定了思政课传播核心价值观、营造社会共同意识的作用。显然,高校思政课在德育方面的正面效应是符合国家及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的。
在谈到对高校思政课的看法时,有网民认为,高校思政课蕴含的知识体系可以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意志倒下的时候,生命便不会屹立,于人,于国家。也有网民在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学习思政课”的问题时表示:“我们作为一名大学生,有必要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觉悟,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由此可以看出,网民在社会发展建设方面已经有一定的觉悟了。这时,思政课教学不仅应该引导学生“怎么想”,更要引导学生“怎么做”。
从网民的观点中可以看出,高校思政课为我国新时代发展培养后备军的作用已经十分突出了。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发挥高校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培育高素质的新时代大学生始终是国家大计。各大高校在中央党委的领导下,制定出各具特色的改革创新计划,在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高校学生们对思政课的固化观念也正日渐消解。高校思政课的正面效应作为国家和高校关注的重点,其成果也是调整制定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计划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