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传统的意识形态层次可以发现,“和”具有多方面的功能,无论是在个人的修身准则、人际或社会的行为规范、文化的价值体系上,或在生活的因应方式上,“和”均提供了多种正面的指向。
(一)增强群体凝聚力
中国先哲认识到,“和”作为人际交往的基本准则,可以起到增强群体凝聚力的作用。关于这方面的论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可谓多不胜数。如《周易·系辞上传》说:“二人同心,其利断金。”《管子·法禁》说:“纣有臣亿万人,亦有亿万之心。武王有臣三千而一心,故纣以亿万之心亡,武王以一心存。故有国之君,苟不能同人心……则虽有广地众民,犹不能以为安也。”《孟子·公孙丑下》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据《诸葛亮集》卷四《人和》记载,诸葛亮说:“夫用兵之道,在于人和,人和则不劝而自战矣。”据《陈亮集》卷二《中兴论》记载,陈亮说:“政化行则人心同,人心同则天时顺。”反之,假若人际交往不和,则往往会带来诸多坏处。如“将相不和,国有大祸”“将相不和邻国欺”“兄弟不和邻里欺”等。正由于“和”具有增强群体凝聚力的功能,故而传统中国人非常强调“和”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这种凝聚力体现为群体对其成员的吸引力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一个群体凝聚力越强,就越有利于推进其发展速度,促使其兴旺发达。“人心齐,泰山移”就言简意赅地说明了这个道理。
尚“和”不仅有利于建立和睦的人际关系与良好的公共秩序,也有助于使整个社会和民族形成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自古以来,中国人的尚“和”心态在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增强中华民族的群体凝聚力与合作精神、使中国人形成顾全大局的观念等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历史上虽有春秋战国时期、三国鼎立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和宋金辽三国并立时期,但是,中国人毕竟有“分久必合”的心态,使得“大一统”的中国绵延至今。同理,中国人的尚“和”心态对于今日中国建立和谐社会和让世界大家庭逐渐建立和谐发展理念等也具有重要意义。“和”是一种有利于事物发展的状态,即“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在“和”的环境中,人类的创造力能得到最大的发挥,人类所创造的文明成果能得到最有效的正向积累。尤其在一个全球问题日趋严重的当代社会里,没有和平,就意味着人类自身的毁灭性灾难的来临。这样,尚“和”一旦成为全球的共识,就能将当今国际社会的“和平”主题落到实处。[8]正如罗素所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这些品质中我认为和气是第一位的。”[9]因此,党中央重视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引导社会群体成员以和为贵,提倡宽容尊重,提倡讲诚信,提倡集体主义,这对增强群体凝聚力,推动群体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