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揭示中国人心理与文化的行为机制

二、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的消极影响

字体:16+-

《孟子·告子下》说:“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国家要有所发展,就必须常常保持与外国斗争必胜之信念。不仅仅是国家,个人也是如此。个人也应常常保持为四周之敌所困、与之斗争必胜的意志,没有这种信念是绝不会有所进步发展的。[15]中国人过于崇尚“和”,忽略了适度“竞争”在平衡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中的重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个体产生压抑,妨碍个性自由和个性发展,有时为了“和”,甚至有委曲求全或掩盖矛盾之嫌,这又带来了某些消极影响。

(一)易形成保守的心理

《论语·季氏》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这些传统文化的教导,导致中国人为人处事瞻前顾后,畏首畏尾,不敢挑战权威,这是保守的思想观念,缺乏开拓和冒险精神。所以,传统社会鼓励人们进取、创新的制度寥寥无几,而鼓励人们安分守己的言论和举措倒是不胜枚举。而许多历史实践表明,创新者、改革者往往都没有好下场,而诸如“老好人”则被大肆宣扬。久而久之,中国人的创造力不断衰退,造成了今天这个民族在创新领域的落后。古代社会同后来的时代相比,的确算得上一个“和谐”时代,但这种和谐是通过压抑人的个体意志、净化人的欲望要求来实现的,因而是一种较为原始性的和谐。我们的先哲所倡导的“和为贵”“仇必和而解”在实际生活中已到了极度排斥竞争的地步,把和谐视为人类生存唯一可取的状态,这不能不说是造成后来中国人缺少竞争意识、缺乏进取精神的重要原因。以排斥竞争来求得和谐,不仅消磨了个人的进取精神,而且还会造成社会的死气沉沉、停滞不前。正因为如此,古代封建社会才发展得如此缓慢;也正因为如此,一旦竞争被引入这样的社会中,从个人心态到群体心理都会感到难以适应。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这种沉闷的古典式的和谐必将被激烈的竞争所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