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加剧,个体的一些不良心理行为问题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随之凸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国家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指导意见》(国卫疾控发〔2016〕77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也明确指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健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是改善公众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社会心态稳定和人际和谐,提升公众幸福感的关键措施,是培养良好道德风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一项源头性、基础性工作。《指导意见》还明确要求,到2020年,各领域、各行业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全民心理健康意识明显提高;到2030年,符合国情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民心理健康素养普遍提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的健康离不开人际关系的和谐。个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实质上是其社会适应问题,而个体的社会适应问题在实质上又是个体如何平衡同群体、同他人的关系的问题。[1]不同的社会文化群体,其平衡群我及人我关系的方式以及价值取向也不同。假如说“竞争”是西方人平衡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的基本手段,那么,“和”就是中国人平衡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的根本准则。因此,从“和”入手,探究中国人的人际和谐心理,对于促进人际关系和谐、国民心理健康以及社会心态稳定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
那么,中国人为什么崇尚“和”?中国人在平衡群我及人我关系中是怎样去实现“和”的?其中体现了怎样的心理机制呢?这是本书要研究的问题。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在正式进入主题之前,我先明确三个问题:一是研究什么,二是为什么要研究,三是怎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