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的经济以农耕经济为主体。在农业经济生产方式中,一方面,人们进行农作物播种和收获必须严格按照四时节令的变化适时地劳作,这使得中国古人的生产和生活规律必须与大自然的规律和节奏协调一致。古谣《击壤歌》描写了华夏农民的典型生活方式:“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四月令》载:正月“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十月“农事毕,命成童入大学,如正月焉”。“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无或务他。”这些描绘了中原农村耕织并重、耕读传家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方式——男子耕田,妇孺养蚕;成童以上的青年男子农闲入学读书,农忙从事农业生产。[16]因此,在同大自然的不断斗争中,人们逐渐掌握和学会了利用和配合大自然,顺从大自然的常规节律。在这样的生产生活方式中,人类的生活逐渐和大自然的运转融为一体,并从中体悟到人是自然和谐整体的一部分,形成了与天地相和、与万物相和的和谐心理。
另一方面,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影响。越是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人类对自然条件的依赖与敬畏感就越深。由于古代劳动工具及生产技术有限,当时人们采用的是刀耕火耨的粗放型耕种方式,其辛苦播种后能否得到好的收获,还需要看老天爷的眼色,需要“靠天吃饭,赖地穿衣”。此外,山川草木、风雨雷电都和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尤其是古代的科技不够发达,对一些怪异的自然现象无法做出合理的解释与认识,使得人们对大自然的各种风云变幻颇感神秘,从而导致人们对自然界的依赖并对其产生敬畏和感恩戴德的心理。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知天命”“畏天命”,告诫人们不仅要认识而且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违背大自然运行的规律。古代的一些祭祀活动大都是和农业生产相结合的。在这些宗教色彩浓郁的仪式中,人们表达的常常是风调雨顺和对丰收的期盼。尤其是大灾之年,古代的统治者首先要反躬自省是否失德,然后举行禳灾仪式,祈祷躲避灾害,希望上苍恩赐丰收,或者感谢已经得到的丰收。同时,在天文、地理、历法、占卜、术数等方面的发明创造中,古人也形成了顺从天意、敬畏上天的观念。因此,追求天人合一,祈盼风调雨顺,是中国先民们最朴实的愿望。这样,人与自然的协调、四时和序等农耕观念与文化结合形成了中国人朴素的宇宙观或对自然的态度——“天人合一”,而不像西方文化那样推崇“征服、改造、利用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