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会性的动物。在社会生活中,人们几乎每天都要和他人打交道。从动机上说,人们需要通过人际交往寻求和建立与他人的各种关系。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希望得到他所关联和重视的个人或群体的支持、喜爱、接纳。个体与他人在这样的社会互动过程中形成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联系的心理关系即人际关系。[6]这些关系包括亲属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雇佣关系、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等,并且个体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会根据社会情境以及相互之间不同的关系成分,表现出不同的交往心态与行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人际关系向来是重要的研究主题之一。从关系的视角分析人们的心理和行为,考虑关系情境来发展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甚至有学者提出了“关系科学”(relationship science)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从跨学科的角度,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对人际关系过程中的生物特征、社会文化现象和内在心理历程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探究。
中国社会被认为既不是个人本位,也不是社会本位,而是一个“关系本位”或“关系中心”的社会。[7]“关系”是理解中国社会结构的关键性的社会文化概念,是中国人用以处理其日常生活的基本储藏知识的一部分。[8]可以说,关系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甚至牵涉中国人社会生活的全部。在研究与分析中国人的心理和行为时,对中国社会中的“关系”的理解显得尤为重要。例如,杨宜音认为,中国社会心理学家以儒家“关系”概念为中心的群己关系研究范式与北美社会心理学家的个体主义方法论范式以及欧陆社会心理学家以群际关系为中心的研究范式都不同,在讨论中华文化背景下的群己心理联系时,人们应注重“关系”这一特有的文化心理机制。[9]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对中国社会中的“关系”“脸面”和“人情”等进行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在理论研究方面,学者们建构了一些试图揭示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规则的理论模式,如黄光国的“人情与面子”模式,何友晖、陈淑娟、赵志裕的“关系取向”理论,杨国枢的“社会取向”理论,杨中芳、彭泗清的中国人人际交往模式,黄囇莉的“人际和谐/冲突的动态模式”等。在实证研究方面,学者们探讨了中国人的人际关系界限和不同关系中的交往法则、人际关系的分类及认知维度、人际冲突与和谐的转化机制、关系运作的方法等。[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