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人际和谐心理特征研究回顾
在一般意义上,“和”主要是指不同事物之间或不同要素之间的和谐、统一。[17]用作处理人际关系的准则以平衡人我关系与群我关系时,“和”的中心含义主要是指相安、和谐、适中、团结、平息争端之义,[18]类似于社会心理学中的“和谐人际关系”“合作”等概念。作为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人际和谐心理主要指人们在日常的人际交往中流露出来的崇尚与他人和谐相处的心理与行为倾向。
如前所述,一些学者也对中国人这种人际和谐心理特征做出了许多有益的解释与探讨。例如,汪凤炎和郑红认为,中国人在与人交往或处理人际关系时流露出来的尚“和”心态,除了“和而不同”与“谦和待人”外,还有“和为贵”“企盼和事佬”“畏争”“随大溜”“迁就”“迎合”六种表征。[19]黄囇莉提出,中国人隐含在意识形态层次内的和谐观,可以分别从宇宙观的层次、人伦社会秩序的层次以及大一统国家、组织的层次分为辩证式和谐观、调和式和谐观、统制式和谐观三种。[20]梁觉等建构了“工具型—价值观型和谐双元模型”以解释东亚人的和谐观。工具型和谐指个体利用和谐的人际关系作为途径,致力于消除引起不和谐的因素,以不破坏和谐为最终目标,有时为了做到不破坏和谐关系,对有可能破坏关系的矛盾采取回避的做法,甚至不惜牺牲个人信念,阳奉阴违;价值观型和谐则指个体在工作实践中强调和谐本身的重要性,在解决冲突时,基于人与人之间相互信任、诚挚友好的人际关系,通过积极沟通,双方谅解达成共识,化干戈为玉帛,甚至会在冲突中加强交流,提高工作效果。[21]黄光国在其“人情与面子”的理论模型中,依“情感性成分”和“工具性成分”比例的多寡,将人际关系分为“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三大类,三者分别对应个人与家人间的交往关系、个人与亲戚朋友等熟人间的交往关系以及个人为了获取某种资源与陌生人建立的交往关系。这表明中国人的尚“和”心态与其在人际交往中维护彼此的“面子”“人情”与“关系”有着重要的牵连。[22]在其建构的“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模式”中,他将华人社会中的冲突化解模式区分为顾面子、阳奉阴违、迂回沟通、忍让、给面子、明争暗斗、直接沟通、妥协、抗争面子、抗争、调解以及断裂十二种,从另一个侧面解析了中国人尚“和”与维“和”的心理过程与互动机制。[23]此外,杨国枢虽未提出“和谐”的概念,但从其提出的“社会取向”概念中能够窥见中国人处处尚“和”的缘由,即倾向于“社会取向”的中国人易于表现出顺从他人的行为、不得罪人的行为、符合社会期望的行为及忧虑别人意见的行为,以达到维持自己人际关系和谐、避免与人发生冲突等的目的。[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