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关系中人际和谐心理的差异
从前文分析可知,中国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在熟人社会中,人际交往主要以“关系”为本位,根据他人在“差序格局”中与个体自己所处的位置关系不同而做出不同的交往选择。费孝通早就提出,传统中国人非常讲究社会关系中的“差序格局”,他们常常采取不同的标准来对待和自己关系不同的人。[28]杨宜音认为,“关系远近的亲疏判断是中国人对人际关系的首要分类标准,关系越是靠近亲缘的核心,其内容越是具有肯定性,越是情感的、合作的、亲密的;越是远离亲缘核心,便越具有否定性,越少合作,越疏淡”[29]。杨国枢把人际关系分为家人关系、熟人关系及生人关系,人际关系的类型决定了人们不同的对待原则、对待方式、互依型态及互动效果。[30]黄光国进一步将中国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区分为三种:情感性关系、混合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三者分别对应了个人与家人间的交往关系、个人与亲戚朋友等熟人间的交往关系以及个人为了获取某种资源与陌生人建立的交往关系。黄光国认为,在中国社会中,关系判断是支配者在权力游戏中的第一步。家里人的人际关系、亲朋好友的人际关系、一般人的人际关系之间遵循不同的人际关系法则。[31]在对差序格局的人际关系情感的相关研究中,张洪、王登峰和杨烨通过IAT(内隐联想测验)及ISO量表(The inclusion of other in the self scale),考查了家人、恋人以及好友的情感态度,结果显示以上关系对象均与积极情感联系紧密。[32]袁晓劲和郭斯萍(2017)的研究表明,在个体的认知图式中,对自我、亲人持有积极的情感,而对陌生人持有消极的情感,对熟人情感偏向不明显;且不同人际关系在情感的联结强度上表现出差序格局的形式。[33]这两项研究通过内隐实验的方法证明了个体对待不同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情感倾向。在以上学者关于人际关系分类的基础上,黄囇莉提出了不同人际关系的和谐化模型。她认为,中国的人际和谐包括三种实性人际和谐,即投契式和谐、亲和式和谐及合模式和谐。这三种实性人际和谐透过虚实转化机制后,可以分别虚化为三种虚性人际和谐,即疏离式和谐、隐抑式和谐及区隔式和谐。这六种人际和谐类型的内涵与方式不同,分别对应了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朋友、同事、合伙人、上司与下属、教师与学生、街坊邻居、初识者等人际关系中出现的和谐类型。而且在与这些角色关系进行人际交往时,个体一般相应地采用六种人际取向:本真取向、情义取向、顺适取向、领域取向、形式取向以及抑制取向。如朋友间具有较多的投契式和谐,多采用本真取向与情义取向;配偶间多为亲和式及合模式实性和谐,多采用本真取向与顺适取向;而同事、上司、下属等工作关系则有较多的虚性和谐,多采用领域取向或形式取向。[34]这种人际和谐类型与人际取向揭示了中国人社会行为中不同关系的人际和谐方式与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