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禄培尔(F.W.A.Froebel,1782—1852)是19世纪上半期德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奠基人。1837年,福禄培尔创建了一所“发展幼儿活动本能和自我活动的机构”,专门招收3~7岁儿童。1840年,他将这一机构命名为“幼儿园”(Kindergarten),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以“幼儿园”命名的公共幼儿教育机构。福禄培尔的代表性作品主要有《人的教育》《母亲与儿歌》《幼儿园教育学》等。
一、论教育的基本原则
福禄培尔的教育理论是以他的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他接受了谢林的“宇宙精神”的观点,强调上帝为万物的统一体。在《人的教育》中,福禄培尔明确提出,世上存在着一种统治万物的永恒法则,万物的存在都有赖于上帝神圣的光辉在它们身上的反映。换言之,万物都受上帝的统一法则的支配,同时,万物又都通过自身的存在反映上帝。上帝所创造的一切事物都是上帝这一最大整体的一部分,这体现了事物的普遍性;与此同时,每种事物又都具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差异性和自己独特的个体性。因此,人的本质就是神的统一性、自然的差异性和人的个性三方面的统一。教育的实质则在于使人能自由和自觉地表现他的本质,帮助人类逐步认识自然、人性和上帝之间的统一。由此出发,福禄培尔提出了教育的两大基本原则。
(一)教育适应自然原则
福禄培尔相信,人生来是善的,具有一定的天性和能力,教育应当适应人的先天本性的发展。他说:“青年一代作为自然的产物,仍在创造发展过程中,其本身是非常好的,同时,我们也应适应他的情境、性向和能力。”[19]此外,福禄培尔还认为,人和自然界都受同一规律的支配,这种规律就是上帝的神圣法则,因此,应该把人的发展与自然界的发展相比较,这将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的发展与教育的关系。他说:“我们对待自然界事物往往遵循了正确的道路,但在对人当中,却不免走入歧途。”[20]总之,教育应坚持“被动的和顺应的”原则,按照儿童的天性进行自然的教育。福禄培尔提出,儿童生来就具有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和宗教的本能。其中,活动的本能最为重要,它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发展为创造的本能。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积极地顺应其本能,不可压抑其本能,如此才能促进儿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