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美国教育
19世纪后期,美国的初等教育得到了比较快的发展。到20世纪初期,美国基本上完成了初等义务教育的普及任务,中等教育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成为美国学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在此时期,美国中学中原有的强调选择性和突出智力的教育模式开始受到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批评。人们指责中学只注重为学生升学做准备,很难满足社会对有一定文化知识和熟练技能的劳动力的需求,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初级学院的形成和职业教育的发展。
(一)中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1913年,美国教育协会成立“中等教育改组委员会”,重新研究中等教育的职能和目的以提高中等教育的社会效益。该委员会于1918年提出报告《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则》,指出美国教育的指导原则应当是“民主”,应当使每一个成员通过为他人和为社会服务来发展其个性。为了落实这些目标,该报告建议改革学制,并指出中等教育应当在组织统一、包容所有课程的综合中学进行。这份报告很有影响,被称为美国中学教育史上的里程碑。它不仅肯定了六三三学制和综合中学的地位,而且提出了中学是面向所有学生并为社会服务的机构的思想。
1930年,美国进步教育协会成立“大学与中学关系委员会”,试图通过加强中学与大学的合作来解决高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委员会在主席艾肯的领导下制定了一项为期八年(1933—1941)的大规模高中教育改革实验研究计划,即“八年研究”。该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教育目的、教育管理、课程教学、评估工作。[7]由于有30所中学参加了这项实验研究,因此也称“三十校实验”。[8]委员会还与全美300所学院签订了两个协议,商定参加实验的学院对参加实验的中学不进行入学考试,参加实验的中学有权自行决定学科开设和学习分量。“八年研究”的结果证实了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下的中学教育,既能很好地完成中学为大学培养人才的传统职责,又能促进中学生的多方面发展,而后者本是原有中学教育难以达到的。“八年研究”通过对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关系的实验揭示了高中教育发展的许多问题,对于美国大学入学要求和中学课程产生了深远影响,有利于美国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