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外教育史

第五节 日本的教育

字体:16+-

明治维新以后,随着政治、经济发展的需要,日本的教育得到了较大发展。1890年天皇颁布《教育敕语》,规定了日本教育发展的准则,同时也加重了日本教育中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20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为适应对外侵略战争的需要,日本的学校教育纳入到了战时体制的轨道。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开始了自明治维新以后的第二次教育改革,将兴办教育作为“立国之本”,各级各类教育都得到了快速发展,处于世界前列。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日本教育

(一)《教育敕语》

19世纪末,西方文化开始影响日本。为继承日本传统文化、抵御西方文化影响,1890年天皇颁布《教育敕语》,重申忠孝为日本国体之精华,日本教育之渊源。《教育敕语》从颁布时起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为止,起到了规定日本教育方向的教育基本法的作用。日本教育也从此转向强调民族主义和加强国家控制。《教育敕语》的颁布一方面是日本天皇制国家确立君主立宪制政体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思想战线上儒教的德育论和军国主义思想战胜欧化思想及民权论思想的产物。它是由天皇亲自签署并以天皇名义颁发,借以表明它高于法令,具有绝对的基准性和权威性。在《教育敕语》颁布的同时,文部省修改《小学校令》,公布《改正小学校令》,特别强调小学教育的任务是“道德教育”和“国民基础教育”。根据《改正小学校令》,文部省在1891年公布了小学的各种规章制度,强调贯彻“敕语”的精神,各科都要进行“尊王”与“爱国”的教育。

(二)《大学令》

为了提高培养专门人才的质量,1918年日本颁布《大学令》,强调大学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国家需要的学术理论及其应用,同时注意陶冶人格和灌输国家主义观念。其主要内容包括:大学原则上由法、医、文、理、农、工、商等几个学部组成,必要时可独立设置单科大学;除国立大学外允许设立私立大学和地方公立大学,以扩大和发展大学教育;招生对象主要是预科或高级中学高等部的毕业生,经过考核以后方可录取;大学在校三年以上的学生(医科四年以上)经一定考试合格授予学士学位。[9]《大学令》颁布以后,综合性大学、单科大学、私立大学都得到了发展。据统计,1918—1929年间日本大学由5所增加到46所。[10]同时,高等专科学校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实用技术人员。大学教育的多形式办学,既调动了地方政府和财界人士办学的积极性,推动了大学教育的发展,又培养出多科专门人才,设置大学预科也为提高大学教育质量创造了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