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苏联教育
十月革命以前,俄国的学校教育是地主资产阶级的统治工具,具有鲜明的等级性、阶级性和宗教性。十月革命胜利后,为了使教育适应新的政治经济发展的要求,苏维埃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对旧教育进行根本性的改革,并试图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教育体制。
(一)建国初期的教育改革
1917年10月革命取得胜利后,列宁提出在国民教育方面把学校由资产阶级的阶级统治工具变为摧毁这种统治和完全消灭社会阶级划分的工具[12]。列宁的意见实际上成为这一时期苏联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尽管建国之初困难重重,苏维埃政府仍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对旧教育的等级性、阶级性和宗教性等进行了根本性的改革。1917年10月,教育人民委员部建立,并成立了国家教育委员会,作为全俄教育的领导机构。此后相继颁布的《教育人民委员部关于国民教育的宣言》等一系列法令,向全国人民阐明了苏维埃教育工作的总方针和基本原则,清除了教会对学校的影响,加强了教育管理的统一性,推动了面向全体民众的普及教育的快速落实。
为建立新的学校制度,1918年10月全俄教育工作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正式公布了《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和《统一劳动学校基本原则》,后者是对前者条文的具体说明。《统一劳动学校规程》规定,苏俄除高等学校外的一切学校一律命名为“统一劳动学校”。所谓“统一”,是指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校是一个不间断的阶梯,所有儿童都应进同一类型的学校并有权沿着这个阶梯升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所谓“劳动”,是针对旧的“读书学校”而言,强调“新学校应当是劳动的”,使学生通过劳动去认识世界,劳动被列入学校课程之中。作为苏联教育史上第一个重要立法,《统一劳动学校规程》在世界教育史上第一次贯彻了非宗教的和真正民主的社会主义教育原则,具有积极和进步的意义。但它也存在着很多明显的问题,如取消一切必要合理的教学制度,取消教学计划,完全废除考试和家庭作业,不正确地解释教师的作用,过高估计劳动在学校中的地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