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需要文化
在我国,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热”,人们开始自觉地把校园文化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并在理论上给以深层次的探讨,在实践中有效地利用[7]。校园文化伴随着学校校园的出现而存在,因为虽然“校园文化”这一概念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但它的存在却并非从那时开始。
1986年4月,上海交通大学举办了第十二届学生代表大会,几位竞选学生会主席的学生同时将如何推进校园文化的建设作为竞选旗帜。同年,各高校开始开展以建设校园文化为主题的文化节活动。各校学生会、学生社团以及学生个体单位也开始举办各种类型的文化创造活动,至此,以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活动开展出现了**。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随着校园文化建设的热潮而开始。沈辉在1986年发表了第一篇校园文化的论文《校园文化浅析》,稍后又发表《校园文化的特征、功能与建设》,从而引发了有关学者对校园文化的兴趣[8]。此后,学术界对校园文化的研究已蔚然成风,校园文化的建设有了跨越式的发展。
(二)校园文化的“秀外慧中”
“校园文化”最早是由美国学者华勒(W.Waller)于1932年在其《教育社会学》中使用了这个词,他指出“校园文化形成的来源之一是年轻一代的文化,其二是成人有意安排的文化。前者是由学生群体中的各种习惯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受影响而产生的情感心理和表现行为等构成。后者则代表了教师的成人文化,由教师群体的各种习惯传统、规范准则、价值观念和心态行为等组成”,是“学校中形成的文化”[9]。赫克曼(Heckman)对校园文化的理解也常常被引用,在他的理解中,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校长所持有的行为方式;同时,校园文化和学校本身的传统与历史也有密切的关系,即校园文化应该是学校全体成员所共同具有的和共享的信念,其形成又是与特定的学校历史传统相联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