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德育课程,需要好的幸福策略,需要真的幸福落实,才能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和德性素养,才能成就学生的幸福人生。学校在积极探讨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具体策略时,在德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逐步摸索出一些具有幸福个性的具体课程实施策略,务求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幸福,在活动后理解幸福、追寻幸福。
(一)互动合作化
我是幸福参与者。在新课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小组合作的理念的推动下,学校要发动全体德育教师共同合作,借助其他学校的经验和相关研究,逐步在实践中摸索互动合作的教学策略。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与学生进行信息与情感的交流和传递,重视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小组合作、集体讨论、师生共同参与,要求师生的双向沟通,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设问,敢于表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是引导者,又是合作者和参与者。
这里的“互动”,既包括师生的互动,也包括学生与课程资源、学生与学生、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以及学校与社会的互动,互动成就幸福活动。“互动式的学是学生通过在现场得到第一手资料或对所得的第二手资料的分析和理解,并获得幸福体验”“互动式的教,就是对这种过程的组织和推进”[5]。在组织和实施互动式教学的过程中,把师生双方、生生双方的合作看作重点,同时结合学校和社会的互动、学生和家长、教师和家长的互动,把德育活动课程作为一个开放式的课堂实施。比如:有些教师经常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德育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被关照的幸福。在空间上,教师经常与学生在一起参加校内外的各种社会活动,也经常邀请家长来组织主题活动,比如在“我与父母交朋友”和“感谢身边的人”的主题活动中,教师邀请家长来学校,与学生们共同参与这个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与家长进行家庭之外的密切互动,让他们在公共空间中展示互相的关爱,这就无疑会增强幸福主题活动的效果。另外,注意把学校和社会密切联系起来,把社会作为德育教育最佳的途径和道路,丰富我们的德育体系,使学校与社会在交互式的活动轨道上按幸福规则幸福运行,互相关注、互为补充,共同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共同造就幸福学生,使学生健康、安全和幸福地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