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传统哲学无论是形而上学,还是知识论,都是抽象思辨的理论体系,其中并没有多少“现象”的位置。他们通过抽象归纳、演绎推理追求那不变的本质和确定性真理,结果导致“去世界化”(海德格尔语),脱离了真实的生活。另外,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实证主义主客二分的、价值中立的纯客观的研究态度,使一切都变成了客观的对象,人的世界的丰富意蕴被抽干,变成了“李子干”(现象学教育学常用的比喻)。正当表面繁荣的危机时刻,现象学的开创者胡塞尔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呐喊——“回到事情本身”,并决心把哲学史上的“大钞票兑换成小零钱”,通过还原,回到“现象”本身,直观“现象的涌动”。
现象学是对前反思(或曰前概念)的生活体验的反思性研究,亦即我们当下体验的生活世界,而不是将其概念化、理论化、范畴化了的生活世界。现象学研究那些体验的独特意义。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需要哲学的态度加以反思,从而显现出“现象”的丰富意蕴,深化我们“在世界之中”的整体性理解,洞见更本真的存在,逼近“事情本身”。
教育学也面临着同样的困境,过于注重教育理论知识、自然科学方法、概念思辨,而忽视了教育生活体验的研究,教育同样需要回到教育本身,回到教育现象,探寻现象中的意义。意义和体验成了新的教育理解的核心词。现象学的哲学精神与这种体验教育学正相契合。荷兰的乌特勒支学派首先将现象学的哲学资源应用于教育研究,形成“家庭、厨房、街道”式的现象学教育学研究,一种实践-意义趋向的研究风格。现象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形成了新的教育学语言和知识,使我们从教育的象牙塔回到了教育研究的民间,回到教育发生的现象中。从此,现象学与教育学的结合开始了半个多世纪的艰难旅程,足迹遍及荷兰、德国、加拿大、美国、中国以及世界其他一些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