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近范梅南

四、现象学教育学的诞生:荷兰乌特勒支学派

字体:16+-

(一)乌特勒支学派概述[1]

20世纪20年代,哲学家和语言学家Hendrick J. Pos(1989-1955)将胡塞尔现象学介绍到荷兰;随后,海德格尔哲学经由法国传入,而法国的存在主义(存在哲学)思想对荷兰的影响更为深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孕育和发展出了现象学教育学(fenomenologische pedagogiek,phenomenological pedagogy)这一新的教育哲学探索方向。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早期,荷兰乌特勒支(Utrecht)大学的拜滕狄克(Frederick Buytendijk,1887- ),兰格威尔德(Langeveld,1905-1999),比茨(Nicolaas Beets,1915-?),林肖顿(Jan Linschoten),范登伯格(Jan Hendrik van den Berg)等形成了乌特勒支学派(Utrecht School)。他们都是专业实践者,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社会学、犯罪学、法学和医学的研究与实践。这种成员构成的复杂性与后来现象学教育学发展期的加拿大阿尔伯塔迥然不同。

1946年,拜滕狄克受兰格威尔德的邀请到乌特勒支大学工作,标志着乌特勒支学派的开始。兰格威尔德强烈的人文主义情怀与拜滕狄克一拍即合,甚为默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动**不安给荷兰青年人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创伤,荷兰社会担心青年人的未来。因此,学术上有整合各种学科的倾向,以应对时代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文主义”和“人格主义”成了两个关键词。在个体生命的自我负责和社会参与的旗帜下,乌特勒支学派不辱使命、奋力远航。

除拜滕狄克外,还有一位标志性的人物,名曰李姆克(Henricus C.Rümke),他是现象学精神病学家,现象学教育学的领军人物和开拓者。1923年,他利用雅斯贝尔斯的观念“同感直觉”(empathic intuition)完成了毕业论文《幸福感的现象学和精神病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