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近范梅南

四、范梅南及现象学教育学文献综述

字体:16+-

(一)国内现象学教育学研究文献综述

山东师范大学的高伟教授在1999年写过一篇论文《论现象学引入教育哲学视野之意义》,可能是最早的国内关于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文献。首都师范大学的宁虹教授从2001年开始了现象学教育学的研究工作,他和他的学生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果。另外,在教师教育方面,他们提出“实践—意义取向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在实践中建设教师发展学校。他的硕士生写出的毕业论文有:《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启示意义》(钟亚妮,2004)、《杜威的现象学意识》(杨美荣,2005)、《现象学教育学——一种“新”的教育学的可能性》(刘洁,2006)、《方法的背后:教育质性研究的现象学理解》(李八一,2006)、《现象学给教师带来了什么:现象学教育学视域中的教师教育》(魏景,2006)、《反思:作为一种意识——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的哲学理解》(胡萨,2007)、《课堂教学之符号意义的生成:起于“符号互动论”的研究》(聂可,2007)。

另外,2006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主办了现象学与教育学的国际会议(国内首届)。大会论文集《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多元世界的教育学意义》收集了相关研究论文,主题有:现象学与教育学、儿童、成人与教育学、教育技术与教育学、“做”现象学与教师教育。这些论文是国内现象学教育学研究的重要文献。

2010年10月,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主办了第二届现象学与教育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主题是“现象学教育学:体验与实践”。在这次会议上,不同国家的教育学者对现象学教育学从不同的视角做了深入的探讨,为促进中国的现象学教育学研究提供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深刻的洞见。其中,有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教授凯瑟琳·亚当斯(Catherine Adams)的论文《在界面上教与学:培育成长中“电子的一代”》,她试图用现象学的描述方法来展示电子时代的教与学,教师和学生在电子技术时代的教育生活体验,对当今学校教育技术的普遍应用做出学理的探讨和研究,以便更有利于孩子们的全面成长。安娜·基洛瓦(Anna Kirova)的论文《一个陌生人群中的外国人:一个新生在学校中的生活世界》则对移民儿童的教育生活做了深入的讨论,对他们体验的深度描述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本民族之外的“陌生人”或“外国人”。这对于一个移民国家的教育至关重要。美国哲学教授马克·莱索(Mark Wrathall)的论文《我们仍然需要面向思的教育:海德格尔论技术时代的教育》则以哲学的思辨论证了海德格尔面向思的教育,对职业技术训练,甚至是古典教化都进行了有力的批判,最后,落实到“对神秘的虚怀敞开”,存在之思,海德格尔的思考是对意义的思考,对本体的思考,没有任何先在的范式或模式可以追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