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近民办教育探索者的精神世界

【观点】 “产权不清阻碍民办教育发展壮大”

字体:16+-

——访傅正泰

魏娜

又是一年一度开学时。今年,北京城市学院跟往年一样,生源爆满,许多外地的学生更是争抢入学名额。校长傅正泰却一脸忧愁地对记者说:“连续两年我们每年招7000多个学生,现在学校最大的困难是人多地少。”与其他民办大学生源不足的问题相比,北京城市学院面临的问题却是过多的学生如何安置,如何给他们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而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条件需要两个因素,一是土地,二是资金。

如今,发展势头良好的北京城市学院却在以上两个问题上遭遇尴尬。“前年我们就准备在昌平买500亩地,项目建设的3000万定金已经付给了当地镇政府。但至今土地仍然没有批下来。”傅正泰告诉记者,现在城市学院已经安排专人去市规划局跑这件事,但不知道何时才会有结果。

对于一个两万学生规模的民办大学来说,最困惑的问题还有资金,而事实上无数的资金曾在城市学院的门外徘徊。但因为学校的产权归属问题一直没有理清,大量的资金只能是望而却步。据傅正泰介绍,北京城市学院的前身海淀走读大学,是傅正泰发起组织的,只是当初迫于无奈,只好以北京市海淀区政府的名义开办。而最初办学的五万元是傅正泰向清华核能研究所借的。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撤销了海淀走读大学建制,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城市学院。问题随之而来,傅正泰和海淀区政府对学校原有的产权归属产生了分歧。傅正泰认为,学校办学的经费是由自己筹措的,甚至为了还贷款利息,还曾经去炒股赚钱,所以产权理应归自己所有;海淀区政府则认为,当初傅正泰所借的五万元的欠条上盖的是海淀走读大学的印章,而海淀走读大学名义上的主办方是海淀区政府,因此学校原有的产权应归海淀区。到目前为止,问题搁置,学校的产权关系尚未理清,这严重阻碍了招商引资的进程。傅正泰称,投资者都要求学校要产权清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合理回报。学校现在为了这件事情非常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