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走向新师德

二、师德评价的结构系统探析

字体:16+-

师德评价元研究所涉及的范围较广,本研究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探究,以形成一种较为完善的结构系统。

(一)师德评价的话语

有研究认为,“话语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系统,是一种由若干相互关联的语句按照一定的形式和语义结构组成的,体现着一种动态的心理过程和社会交际活动,发生在一定的语境中并在语境中执行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1]话语系统的完善,对师德评价的思维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师德评价的话语一般可以根据两个角度进行分类。

1.根据话语主体的角度,可以分为制度话语和个人话语

制度话语是以制度文本的形式,描述师德评价应该具备的内容、标准、方法等评价体系,是对师德评价的基本的要求。制度话语体现出一种显性状态,其主要从社会主流哲学和政治、经济制度出发,以管理和控制为目的,着眼于为师德评价建立一个外部的评价规范,往往以制度的形式表现出来。制度话语的主体有两个部分:教育行政管理者和专家学者,他们有各自不同的角色。教育行政管理者主要是从实践角度进行把握,力求使师德评价不偏离大方向;而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学术的角度对文字的使用进行说明,力求对师德评价做出全面、详细、正确、合理的解释,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德评价的制度以之为实施标准。

个人话语,是对师德进行评价的具体情境中产生的一种个体心理语言,具有很强的情境性与实践性。由于个体对师德及其评价体系认识的不同,评价时的具体情境不同,将会有不同的理解和认识,产生不同的评价结果,因此个人话语也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个人语言有两个走向:一个是教师对被评价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我—他”走向,另一个是教师对自己的师德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我—我”走向。个人话语的不同形成了教师不同的道德品质、人格魅力、心理特质,并影响到师德之外的教学风格、管理作风、师生关系等,对教师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