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注重科学性,避免高中特色建设的形式化、表面化
纵观我国高中特色建设的历程,总体上来说是中央引导地方,政策引导实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强力引导下,地方政府积极行动,“办出学校特色、提高学生素质、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文件战略措施的指导思想。
然而,这种推进方式带来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后果:过于行政化推进,导致科学性不足;模式过于集中,反而抑制了学校个性;急功近利式推进;注重形式,倚重行政,忽视学术。还有一些地区“打造”学校特色的运动式做法饱受诟病。教育行政部门应该理性认识学校特色的形成过程。特色不是想建设就能建设出来的,也不一定是两三年就能见到效果的。特色的形成要经历一个自然积淀的过程,很多学校的特色在形成过程中,学校自己也是不清楚的,正如“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因此,保证高中特色建设符合教育发展规律,要避免特色建设的形式化、表面化。学校特色的建设不能仅仅取决于校长或教师的良好愿望,还需要各种客观条件和机遇,更需要植根于其中的适宜的土壤。比如,学校原有的基础条件、传统、校风、教师队伍素质、生源状况,等等。远离学校实际、盲目追求所谓高品位,只会把学校引入一条违反教育规律、强求“学校特色”的尴尬之路。
(二)强调整体性,面向区域内所有高中,避免为少数学校服务
1.面向所有学校
个别学校的特色发展,撬不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这个大系统。唯有整体推进学校特色建设才能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和多样化教育的需求。
在区域推进高中特色建设过程中,相关部门要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应该从区域高中发展的整体出发,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为每一所高中提供发展的机会与空间;不能只关注某个或某一类学校的发展,甚至是为了打造少数“明星”高中,而有意无意地忽视或无视其他高中发展需求,有的地方甚至简单地将过去的“重点高中”改头换面为“特色高中”,把众多优质教育资源不断地投入这些学校中,出现“马太效应”,造成新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公。这种换汤不换药的做法势必会制约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有悖于特色建设的初衷,应该引起警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