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今天上课有这样一道题:把3、5、7、9填入方框里,使商最大。我先引导孩子们认识被除数、除数和商的关系。当被除数尽量大,除数尽量小,那么得到的商就最大;反之,商就最小。在三(9)班上这个内容时,孩子们很快便知道答案是用975÷3。然后我又说,如果出2、4、6、8,你们会填吗?孩子们说当然会,一巡视,果然都会。于是我向孩子们灌输:“你们要的,不是池老师的答案,而是方法。不管数字怎么变化,你们都会。”孩子们似乎明白了。然后我又改了一下说:“如果这道题的问题是使商最小,你又怎么做?”孩子们也很快地做出了答案246÷8。当时课堂气氛很好,所有的孩子都思考起来,自我感觉真不错,算是把这道题的资源用够了吧。
第二堂课,在三(8)班上同样的内容,当然也是同样的讲授。在另外出数字做题时,我突然想起了0。于是就给了孩子们这样四个数字:5、0、3、6。孩子们果然上当了,使商最大时,大部分孩子都写的是653÷0。看着孩子们掉进我的“陷阱”,我可高兴了。于是,引导孩子回忆0是不能当除数的。当使商最小时,孩子们果然提高了警惕,再也没有写035÷6,而是写的305÷6。因为他们已经知道去考虑0的特殊性了:0不能放在最高位。
上完了三(8)班的课,我知道要到三(9)班去补这个内容了。因此,今天的课,引起了我的深思:很多时候,是我们老师没有去深入分析问题,没有对问题进行全方位的预设和解读,从而让孩子们失去了思维训练的机会。以至于很多老师会感叹:“为什么书上的原题,孩子们会做。变了数字,他就不会了呢?现在的学生,可真笨。”现在回想起来,是学生笨还是我们老师“笨”?老师们是不是只为讲题而讲题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