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4月26日晚,有幸听到了中国爱乐乐团和两位歌唱家在余隆同志执棒下进行的马勒《大地之歌》在我国的首演。这是一场给北京听众献上的有意义和精彩的音乐会,可作为一个文化事件被载入史册,我想这样说也并非过分的。
马勒的《大地之歌》是一个世界名曲,是一部从头到尾都有人声参与的六个乐章的交响曲。这个作品是与贝多芬的因有一个人声参与终曲而被喊作“合唱交响曲”的《第九交响曲》一脉相承的。瓦格纳也受了贝多芬的启发,在自己的歌剧创作中将歌唱变成交响织体组成部分,使他的歌剧成为乐剧。谱写《大地之歌》的这位作曲家不仅师法了前辈大师,而且还有了发展和创新,由此这个乐曲成了西方音乐发展史上从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的一个光辉的环节;讲欧洲交响乐的发展史,讲马勒的音乐,这个乐曲是必定要轮上的,是跳不过去的。
这个有人声参与的交响曲还有另一个引人注目的特色。这个特色体现在作曲家利用的人声载体(歌词)上。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终曲的人声载体(歌词)用的是德国诗人席勒在狂飙突进时期写的诗歌《欢乐颂》;瓦格纳歌剧用的歌词出自他自己用韵文写的带有晚期浪漫主义色彩的脚本;马勒初、中期交响乐的大部分歌词用的是德国两位诗人阿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的、几乎与同时代的格林兄弟收集的民间故事《格林童话》一样有名的民歌集《少年神奇的号角》中的诗歌;而唯独这个《大地之歌》的人声载体注明为我国家喻户晓的唐代诗人李白、孟浩然、王维、钱起写的七首诗的德文译文。这件事本身不仅在西方的音乐界啧啧称奇,而且也引起了西方文学界,特别是以研究中国语言文学为己任的西方汉学界的关注。
马勒的这个作品在音乐上有不同凡响的创新,加之它的歌词用的又是中国古代诗人的诗篇,所以它在西方音乐文献中有着很高的艺术地位。大凡有名的指挥和乐队、有名的歌唱家都要拿它来一试自己的身手。我的一个朋友就拥有《大地之歌》四十张不同的CD;据他估计,这个乐曲起码有一百种左右的音像制品。关于它的在世界各大城市音乐厅里的演出已成了家常便饭。然而,这个与我国辉煌的唐代诗歌有着一段姻缘的乐曲,自1911年在慕尼黑首演以来已经90多年了,但在中国,除了专业音乐圈子和少数特殊爱好者群,广大公众对它是知之甚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