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55年的事了,时间远了,我只能说一个大概。
那时候我在民主德国莱比锡大学读研。圣诞节到了,我和同住的5个学日耳曼文学的中国同学受到该校文学院院长(他们叫哲学院)兼语言文学系的系主任、享有盛名的语言学家 Frings教授(经他研究确定近代高地德语的发源地在易北河迈森地区)的邀请,到他家一起欢度德国人最重视的节日—圣诞节。按德国学者的说法,这个节日是古日耳曼民族固有的节日,这就是说,远在基督教把它定为耶稣降生日之前,就已是这个民族的重要节日了。因为这一天,夜最长,过了这一天,夜越来越短,白天一天比一天长,它便成为告别黑夜迎来光明的节日。所以这个节日,对德国人来说,不仅具有宗教意义,而且还带有一点民族色彩。
我们在主人的热情招待下,享用了每家德国人圣诞夜都要分吃的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整鹅,还拿到了圣诞老人(当然是主人自己咯!)给的礼物,然后我们与主人加上一位陪客—教我们中古德文的女讲师,共十多个人,由那位女老师(她叫Linke)钢琴伴奏,围着圣诞树,唱起有名的《平安夜》(stille Nacht,heilige Nacht)来了。我们那时候的年轻人大都爱唱歌,唱的都是内容健康的歌曲,因为那会儿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嘛,没有像现在所谓歌星唱的那类趣味低级的流行歌曲,更没有那些歇斯底里疯狂失态的摇滚歌曲;我们到了德国还学了很多优美的德国古典的和民间歌曲。席间主人说,你们都是从有古老文化的中国来的,你们唱个中国歌给我们听听吧!
由我倡议唱一个大家都会的河北民歌《还乡河》,此曲歌词简单曲调优美,富有浓厚的中国味,歌词是:“三月里刮春风,嗳呃柳条儿发了青,还乡河的河水哗啦啦流向东。/青山万丈高,嗳呃山下千里平,好田好土好庄稼,年年是好收成。……”[1]我们先向在场的德国人把这歌的歌词用德文翻译了一遍,接着我们6个人就放声歌唱,博得了在场的德国友人Bravo的喝彩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