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问题上,巴赫金与中国文化思想可谓如响斯应,若合冥契。这是不是俄国文化的东方性在这位思想家身上的表现我们无法遽然断言,但巴赫金仰慕中国文化却是事实。如果从语言及意识中所包含的辩证思维入手,我们会发现,巴赫金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共性特点实在大得出乎我们意料。钱钟书先生曾在《管锥编》中,对“欧洲中心论者”的始作俑者黑格尔略有微词:
黑格尔尝鄙薄吾国语文,以为不宜思辨;又自夸德语能冥契道妙,举“奥伏赫变”(Aufheben)为例,以相反两意融会于一字(ein und dasselbe Wort für zwei entgegengesetzte Bestimmungen),拉丁文中亦无意蕴深富尔许者。其不知汉语,不必责也;无知而掉以轻心,发为高论,又老师巨子之常态惯技,无足怪也;然而遂使东西海之名理同者如南北海之马牛风,则不得不为承学之士惜之。[102]
钱先生对黑格尔的批评是切中肯綮的。黑格尔的要害就在于不懂中国文化而敢放言中国文化——出丑是必然的。中国文化的本质特点鲜明体现在她的语言机制中。文字是一种民族文化的身份证和基因。在我们优美而又丰富的古代汉语中,“以相反两义融会于一字”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
我们凭语言和概念弄懂世界。20世纪最重要的语言学家之一索绪尔解释说,概念,正如他所说,只有在与它们的反面不同时,才有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们在第一瞬间很快通过在我们心里树立相反的另一极来弄懂事物——快乐与忧愁、富与穷、自然与文化……这一类东西无止无尽。我该加一句说我们并不是有意识地这样做,概念因与其他概念的关系而有意义……最重要的关系当然就是对立。[103]
从这一角度看,则汉语尤其是古汉语,可谓是说明这一点的丰富矿藏。姑再举数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