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拥有传媒,谁就控制了它的内容。我国的传媒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喉舌,是重要的宣传思想文化阵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确保正确舆论导向,是传媒最根本的任务。宣传国家的大政方针是传媒的根本任务之一。本节以《人民日报》对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宣传为例,阐述国家的大政方针与传媒内容之间的制约、影响关系。
中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一场伟大的革命,是中国经济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具有革命性质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必然要求,其内容是对经济体制的不合理方面进行变革。我国原有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1956年基本建立起来的,此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特点是:以单一的公有制为基础,实行高度集中的、以行政指令为主的、排斥市场机制的计划。这种行政指令计划是配置社会经济资源的主要方式。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计划经济体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曾起过积极的作用[29]。但是,从总体上来说,计划经济体制并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主要是: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依靠行政手段管理企业,排斥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方面“吃大锅饭”,平均主义严重;所有制形式和经济方式单一化,一味追求“一大二公”等。这种经济体制使企业缺乏应有的自主权,使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受到严重压抑,使本来应该生机盎然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活力,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因此必须对这种传统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的改革。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它以中央全会的权威形式确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1979-1983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步阶段,开始对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改革的重点在农村,城市改革开始起步。1982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30]。1984-1991年,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31]为起点,经济体制改革在微观、宏观领域全面开展,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到城市。1992-2000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初步完成。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该决议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也标志着我国改革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全面转轨、经济市场化迅速展开。1995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00年,要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10年,要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00年以后,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向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前进。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我国市场建设的基本目标和方向,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同时,“十六大”报告还指出:要把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确立为宏观调控四大目标。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强调指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