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窗外享乐——录音的心灵史

聆听向上苍的倾诉

字体:16+-

我不信什么教,估计此生难与任何宗教结缘,所以不会喜欢纯粹的宗教音乐。不过就此说与宗教无缘,却又显绝对。我自认为是一个有宗教情怀的人,因此喜欢有宗教情怀的音乐。什么是宗教情怀?有宗教情怀,就是要信。这个信,是信仰,是相信,是诚信。对物,对人,对己。还要有敬畏之心——对美的、善的,要心怀尊敬;对神圣的、庄严的,要心感敬畏;对自然万物,要心存畏惧。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需要有点畏惧,需要懂得一点畏惧的。宗教,几乎孕育过一切的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宗教怀有尊敬。

建筑与音乐,是与宗教关系最为密切两大领域。当然还有文学。人是社会的,需要倾诉。但有些事情、有些时候,无法跟人倾诉。于是需要向别的对象倾诉。比如上苍。

纯粹用于教堂礼拜、日课的基督教音乐,我只偶尔听过几回,感觉既是宗教,就有其共通的地方。基督教那些圣歌、弥撒、经文歌,听着跟佛堂里的吟诵,气氛相似。

有一类音乐,被称作“音乐会宗教音乐”,解释说,是指那些不是为宗教仪式写的宗教体裁或宗教题材的音乐作品,通常在音乐厅演奏演唱,也在教堂演唱演奏。因此,它们的名头是宗教的:安魂曲、弥撒、康塔塔(一直被译作“大合唱”,其实不全是合唱,有一个或多个声部独唱段落,有宗教体裁的也有世俗题材的)等。在西洋音乐史上,很多伟大的作曲家,即是在教堂服务的音乐家——宗教音乐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师、合唱指挥等——如帕莱斯特里纳、巴赫、许茨、莫扎特,等等,还有的甚至做过神职人员。

在这类音乐作品中,下面几部是我喜欢并常听的。

巴赫《B小调弥撒》是我所知道的巴赫的弥撒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我还听过他的其他几部弥撒,但篇幅都不及《B小调弥撒》的一半,故有小弥撒之称。我听《B小调弥撒》的第一个录音是卡拉扬1974年在DG录制的。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维也纳合唱团合唱,五位担任独唱的是女高音雅诺薇茨、女中音路德薇、男高音施雷尔、男中音凯恩斯、男低音里德布什。这是一套LP,封面鲜红色的底,椭圆的金色框子里是卡拉扬的头像。这套唱片很早就出了小双张(DG 439 696-2),现在还有小双张(DG 4594602)可以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