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大美学主流
中国的历史,从有文字记载的算起,应是公元前30世纪至21世纪,相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朝代夏出现。其后出现了商朝、周朝。周又分为西周与东周,东周分为春秋时代与战国时代(东周灭亡后,战国时代还延续了30多年)。公元前221年秦王统一中国。在此之前的历史,称之为先秦,先秦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国文化包括中国美学的基本品格就是这段时期奠定的。中国文化的主流:儒家与道家都产生于这段时期。
中国古典美学两大主流,一是儒家美学,二是道家美学。
儒家从人出发。儒家说的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规范高于一切。儒家说的社会规范,作为政治制度层面为“礼”,作为道德意识层面为“仁”。仁的心理基础是血亲之爱,由血亲之爱派生出最为基本的道德规范——“孝”与“悌”,又由血亲之爱,推广到人类之爱。将“孝”放大为“忠”,将“悌”推广为“义”。儒家认为的美,以仁为本质。孔子说:“里仁为美。”意思是与仁为邻或者说居住在仁之中就是美。儒家另一位代表人物孟子说:“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意思是高尚的道德很充实就是美。孟子说的“大”可以理解成壮美,类似于西方美学讲的崇高,但不等同。美虽然本质是仁,是善,但它不同于一般的仁、善,美还讲究形式。孔子说《韶》乐尽善尽美,而《武》乐只是尽美而未尽善,原因在于《武》乐虽然形式更为壮观,但内容不太符合儒家的仁。
儒家重视文学艺术。儒家的经典《尚书》说:“诗言志。”这里说的“志”是合乎仁的心志。孔子爱好民歌,亲自整理民歌,整理的标准是“思无邪”,“思无邪”就是要求思想不违背仁与礼。关于诗的功能,孔子说主要有四:“兴”“观”“群”“怨”。“兴”可以理解成激**感,此为诗的悦情功能;“观”可以理解成观察世界,此为诗的认识功能;“群”可以理解成协和人群,此为诗的团结功能;“怨”,可以理解成讥刺朝政、愤世嫉俗,此为诗的批判功能。早期的儒家有一定的民主性,孔子说“诗可以怨”,意思是诗可以用来表达对社会对统治者的怨恨之情。汉代仍然重视诗的批判功能,只是要求讲究方法,委婉一点,含蓄一点,给统治阶级一点面子,这种批评的方法称之为“谲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