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云原是写诗的,1985年转写散文,发表了《梦与诗的火岩》,文章经几家报刊转载,颇为引人注目。接着他又推出《这就是张家界》《悠悠猛洞河》《天子山的云》等篇,越写越好,特别是《天子山的云》,我以为它标志银云在散文艺术上已经相当纯熟了。
银云的散文绝大多数是写湘西的山水。湘西风光的雄奇、灵秀,神秘自然感染了他那管笔。读他的散文你不禁心驰神往,仿佛置身于湘西那诱人的奇山秀水之间。
大概因为银云原是写诗的,读他的散文你首先强烈地感受到的是语言的美,那错落有致的句式。跌宕多姿而又自然和谐,那采丽竞繁的比喻,配上一长串一长串的排比句,构成一种酣畅淋漓、潇洒自如的气势:屈骚之博喻,汉赋之铺排、元曲之艳丽,似乎兼而有之。豪放处不显粗俗,流金溢彩;精细处不露纤弱,耐人咀嚼,颇有“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笙箫夹鼓、琴瑟间钟之妙”。读他的《天子山的云》,我总联想到一管如椽大笔在蓝天绿海中肆意挥洒,写云涌,写霞蔚,写奇峰,写虹彩……无不舒卷自如。
当然,如果仅仅如此,银云的散文还不值得夸耀,这只不过是一种语言技巧的赏玩而已。我觉得银云散文的重要成就在于一种宏阔的历史文化意识。银云的散文不似一般的游记,于摹山绘水之间拌杂一点个人的小感触,而是极力拓展文章的容量,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对自身的反思融入自然风光的描绘中。作者常常在摹山绘水的同时,大段大段地议论,谈宇宙的发生发展史,谈人类的发生发展史,谈天文地理,谈哲学,谈美学。这并非作者在炫耀自己的才识,而是他对自然的一种感悟和解读,从而使他的散文开拓了人们的思维空间,具有浓厚的文化意味和书卷气。比如他赞叹天子山的云,说是云散时,岩峰耸立,庄严肃穆,气象森然,令人联想到以西安秦陵兵马俑为代表的周秦文化;云动时,岩峰似飞,神异怪诞,景象飘逸,令人联想到以长沙马王堆为代表的楚汉文化。这种联想融自然、社会、历史、现实于一体。随着作者飞动的想象,读者也不禁随之在浩远的宇宙、历史、未来之间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