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学生心理健康(王小钧版)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常见问题及其表现

字体:16+-

一、自卑

自卑是由于某种生理缺陷或自我认知偏差所形成的过分自我轻视、自我否定的情绪体验,是人自以为不如他人而产生的一种不满自己、轻视自己、否定自己的消极心理,往往是人的自尊心多次受挫的结果。自卑的人在某些时候产生自卑感是很正常的,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人类普遍存在着自卑感,只是自卑的程度和自卑的内容有所不同。自卑感对人的发展不一定是坏事,有时会有增力作用。适度的自卑是个体超越自我、追求卓越的内在动力。但是过度的自卑,会使人丧失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忽视自己的优势,从而限制了自我的成长。过度自卑的大学生对自我产生厌恶之情,通常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或失败,而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总是有意无意地拿自己的弱项和他人的强项进行比较,其结果是自卑心理得到强化,直至达到自我毁灭的地步。自卑者内心害羞、胆怯,而且常常会伴随自鄙、自怨、自怜、自馁、自暴自弃等心理与行为。由于担心失去他人的尊重,自卑者不敢在大庭广众之下表现自己,甚至极少与他人交往。在许多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中都能看到自卑心理的影响,所以恰当地处理自卑问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图2-4 正确认识自尊自信

大学生的自卑感具体表现为:

(1)在认知方面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过分概括化和过分敏感。自卑者会过低评价自己的智力和意志力,不相信自己能克服弱点,而且会把缺点进行过分概括化,也许只是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有不足,就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比如,在一次考试失败的时候,自卑者会认为“我没有用”,“我是个失败者”,而不是具体分析此次考试失败的原因,为自己的继续努力找到动力。自卑者对批评过分敏感,比如,为自己出身贫寒而自卑,当他人谈论消费观时,容易联想为对自己的轻视或讥讽而愤愤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