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以来,中国电影呈现出崭新的面貌。2002年2月,国务院通过并开始实施《电影管理条例》,从法律上肯定了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业的合理与合法。“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及个人以资助、投资形式参与摄制电影片。”同时《电影管理条例》降低了电影制片的门槛,民营资本开始融入电影的制片、发行、放映各个环节,逐渐与国有电影企业合作、交融并走向双赢。在相关政策的支持和促进下,“2002年,民营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电影的比例已达到了整个影视制作产业的三分之一”[1]。2003年,共出品影片197部,其中民营影视公司投资的就有60部。民营电影企业在政策的推动下,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才加入,并日益显示出其在中国电影产业中的重要地位。随着2002年北京新画面影业有限公司与香港的银都机构有限公司、精英娱乐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英雄》横空出世,中国电影市场正式进入大片时代。贺岁档、暑期档等档期成为各家电影公司争相抢夺的时段。然而,大片毕竟是少数,占中国电影大部分数量的仍然是中小成本电影。而中小成本电影在话题上无法如大片般吸引观众的眼球,电影昂贵的票价也很难让观众形成一个健康良性的去电影院观影的习惯。国产大片每年相互竞争已经惨烈不堪,中小成本电影如何在这样残酷的生存空间中求得温饱,已然成为一个让人深思的问题,更遑论几百部电影中有真正好的艺术质量的并不多,而大部分影片我们甚至无从观看。中小成本电影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尴尬的境地,其如何突破大片独霸市场的局面,不断显示民营电影创作的创新路径与多维向度,是本章研究的重点。
[1] 陆绍阳:《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现状考察及未来经营策略研究》,见中国电影家协会编《中国民营影视企业现状与发展》,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版,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