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电影市场曾经出现过短暂的辉煌,1979年293亿观影人次的纪录就是证明。那时候的观影**主要由一部分复映片和港片以及国外译制片等掀起。居高不下的观影人次,展现了电影市场的巨大需求量,但是刚刚进入改革开放的中国电影业依然处于艰难恢复和调整的阶段。在旧有的体制框架约束下,电影在生产、发行和放映等诸多环节都存在着行政干预过多、市场反馈不及时甚至人为的不作为等弊端。因此,体制改革成为新时期电影界的一项极为迫切而又极其艰巨的任务。
1980年9月,北影厂厂长汪洋就曾直接上书中共中央书记处,反映电影体制的问题以及进行改革的意见,从而正式拉开了20世纪80年代电影体制改革的序幕。汪洋在信中的主要意见涉及电影事业的布局和投资重点、发行体制的改革、扩大制片企业自主权三方面的内容,这些意见比较集中地代表了当时11家故事片厂厂长和许多其他同志的意见,在电影界引起很大反响。[1]事实上,早在1979年,中央就下发了 《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管理体制的请示报告》,报告调整了发行收入的分成比例,增加了用于发行放映事业的生产基金。这种调整已经涉及制片、发行、放映三方的利润平衡和潜在矛盾。此外,1980年8月中旬到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在北京召开电影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第一阶段着重就汪洋的来信中如何进行电影体制改革的提问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第二阶段则通过了两个方案。“一是按照国务院扩大企业自主权的精神,对北影、上影、长影、珠影、西影、峨影6家故事片厂实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独立核算,向国家征税,自负盈亏’ 的改革,使企业有生产自主权和资金支配权,并对影片拥有版权和销售自主权。二是改革发行办法,按照优质优价的原则,对影片分别实行包销、分成、按发行拷贝数收取发行费等多种措施。此外,发行放映部门还提出了在发行放映系统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方案。”[2]1984年年底,《经济日报》也组织了一场题为“改革电影体制、提高影片质量、讲求经济效益” 的讨论,许多电影工作者纷纷著文发表意见,造成很大的声势。1985年1月,电影局在广州召开体制改革座谈会,提出按照简政放权、政企分开和扩大制片企业与发行企业的经营自主权的精神,改革发行体制的意见。1988年6月,广电部电影局在北京召开电影发展战略研讨会,着重就电影政策的调整、电影体制改革等问题进行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