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院线制带来的新生机
2002年,我国省(市)、地、县及其相应电影公司的影片发行权被彻底收回。计划经济的标本——带有行政机关特点的省(市)、地、县电影发行公司的发行职能不复存在,这结束了区域行政垄断的计划经济发行体制。[1]这场电影发行领域的革命,不仅打破了发行与放映之间的产业壁垒,改变了垂直层次的统购包销模式,也从根本上解放了电影的生产力,为即将到来的院线制的生存培育了新鲜的土壤。院线制在组建初期,民营电影公司就跃跃欲试,积极响应市场号召,逐渐代替国有资本的实施主体地位,促进了电影产业的平稳起步。
就民营电影公司而言,制胜的根本途径在于其资本能够有效地参与到电影的产业链中,并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回成本、扩大规模。相对于制片和发行两个环节,放映业的投资风险相对较小,回报较为直观、稳定,因此快速引来了大批业内公司的资本聚集。这些公司原本同时参与着影片的制片投资,具有一定的市场认知能力和品牌影响,在影院规模、影院选址等方面的资本注入相对理性和成熟。针对城市本身的商业分布区域,影院投资投其所好,在人口密集的商业区兴建新式影院。而所谓新式,是将原来单厅放映的影院纷纷装修成舒适、豪华的多厅放映,窗口售票改为计算机柜台式的售票,观众的观影活动也从电影消费悄然转向了影院消费。
其实在当前的文化语境下,“看电影”这一行为早已被负载了更多的文化意义,越来越多的电影观众已经不再满足单一的电影内容的娱乐性消费,而是显示出时尚购物、潮流社交的综合需求与趋向。根据城市规模和地段的差异,一个多厅影院的投资额从500万元到3000万元不等,而院线制改革政策的启动和整体数字技术的普及,将影院投资的技术门槛逐步降低,众多民营公司意识到影院建设市场的巨大潜力,一时间36条院线聚拢而至,形成了一支比较健康、公平并且自由竞争的队伍,这些院线公司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有着几百亿资产的行业大军,不断经历着复杂的市场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