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我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回到北京,先去东郊的通县插队,后来在某机械厂做一名工人。由于家远,除去周末我都住在工厂宿舍。晚上,隔周一次的露天电影成了我和工友们的主要娱乐生活。大约是在1977年的冬天,一天傍晚,放电影的赵师傅对我说,今晚要放一个罗马尼亚的新片子《齐普里安·波隆贝斯库》。电影讲的是一个罗马尼亚音乐家年轻的一生,音乐、爱情、自由无不让人憧憬。很多年过去了,波隆贝斯库和女友贝尔塔的凄美爱情、他站在海边拉的那首哀怨的《叙事曲》,随着故事的许多细节渐渐淡出记忆,唯有一个镜头:出狱后的波隆贝斯库来到维也纳,受邀参加上流社会的沙龙舞会。一个绅士模样的人大声报着乐曲的名字:“女士们先生们,下面演奏约翰·施特劳斯的《美酒、女人与歌》。”也就是那个时候才知道有个施特劳斯。电影无疑打开了我们生活以外的另一个天地:笔挺的燕尾服,艳丽的女人,拖地旋转的大裙子。圆舞曲(后来知道音译的名字叫华尔兹),美酒,女人,曼妙笙歌……陌生又新鲜,大受刺激。美酒?我们只喝过噎嗓子的土造儿白酒。女人?只知道“大寨铁姑娘”。银幕上奢靡的贵族生活,对我和工友们来说真是天方夜谭。1977年还是个物质相当贫乏的年代,满手油污的工人只能在食堂里吃一角五分钱的菜,爱情体验还是我们生活的盲区,花天酒地、盛装的华尔兹舞会,在我青春的记忆里被结实地贴上了资产阶级的标签。三十多年过去,除了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年度聆听”,圆舞曲始终在我的视线之外。直到2005年参加央视直播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我才弄明白“圆舞曲”的来龙去脉。
先跺脚然后转个圈
华尔兹有记载的历史至少也有四百年了。1580年,蒙田在德国南部的奥格斯堡就看到过这种舞蹈,“跳舞的人紧紧地抱住对方的身体,脸几乎贴在了一起”。另外一位不知名的作家写道,“这些充满活力的农民舞者用过剩的能量踩在节奏上,舞步大而狂野,农民们故意跺着脚而开心”。1750年,也就是巴赫逝世那年前后,德国的蒂罗尔、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的施蒂利亚三地的农民时兴跳这种叫作“Walzer”的舞蹈,与此相仿的四三拍的乡村舞蹈还有连德勒舞。劳作的空余,酒酣耳热,搂抱着喜欢的姑娘挥发一下多余的精力,不用想就知道狡黠的农民那又憨又笨的样子。农民恣意放肆的时候,上流社会还在跳着小步舞曲,带着卷发,拘着步子,还得装相,这样的场面电影里常见。海顿和莫扎特的作品也有小步舞曲,交响曲的第三乐章往往就由小步舞曲构成。《莫扎特与狼帮》的英国作家伯吉斯特别推崇这种“有范儿”的舞蹈与奏鸣曲式的结合,他听到的“是对一种特定的舞蹈形式的召唤”,“然而这些舞曲的乐章不是为舞者身体的参与而设置的,舞曲变成了一种关照的对象,有了一种象征性的功能”。其实贵族们是不管这些的,受约束的老套让他们厌恶,早想换换口味了。18世纪中叶小步舞曲式微的时候,华尔兹就开始由乡入城,进而大行其道。应该是从乡村到城里打工的男女仆役把华尔兹带到了城里,久而久之,贵族们觉得仆人跳的这个舞有意思,他们还和仆人一起跳。也许是为了给搂着仆人共舞找口实,他们说这是一种不分阶级的民主的舞蹈,说穿了是老爷们的借口而已。和女仆一起双双起舞何乐不为,在太太那里,打情骂俏也有了正当的名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