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的那个夏天了却了许多心愿,和俄罗斯作曲家有关的几个地方都去了,莫斯科音乐学院、莫斯科大剧院(遗憾的是没能看成穆索尔斯基的《鲍里斯·戈都诺夫》)、克林柴科夫斯基在克林的故居、阿尔巴特街上斯克里亚宾的住所,还有新处女公墓肖斯塔科维奇的墓地。唯独没有找到拉赫玛尼诺夫的踪影。莫斯科的朋友事先说,他的故居好找,你自己去吧,就在阿尔巴特街上。但他忘记了门牌号码,我也自行认为很容易找到。身边有一个俄文非常好的朋友,一路走一路问,甚至还撞进了门可罗雀的俄罗斯音乐家协会,他们给我的依然是不置可否的眼神。就这样,莫斯科的俄罗斯作曲家之旅留下了永久的遗憾。
音乐家就像你的朋友,有的很贴心,随时都可以信赖,他们永远都是你心里那块最踏实的石头。但别人问起他有什么特点时,你突然失语了,感到有无数的话要说却不知从何说起。说起拉赫玛尼诺夫就是这种感觉。他的音乐最容易亲近,那种表达属于掏心掏肺,许多旋律就在嘴边,很多现场都让我激动不已,夜读俄罗斯文学作品,他的音乐总是不离左右。但真要动笔了,却发现他在我的心里也像莫斯科大街上他那个没有门牌的地址一样,近在咫尺却找不到位置,一时迷失了方向。
与列宁的铁幕无关
说到拉赫玛尼诺夫就不能不说第二钢琴协奏曲,在“拉二”的版本中,李赫特的演绎最有口碑。一个写诗的朋友一天夜里发来短信说,在听俄罗斯钢琴家李赫特的“拉二”,那感觉简直是列宁时期的铁幕。意识形态味儿十足,属于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吧。李赫特的演奏速度慢,下手重,格局大,属非同寻常的处理。“拉二”当然与列宁的铁幕无关,与任何历史的大事件都不沾边,也许是演奏者无意而聆听者有心吧。那个时候十月革命还早着呢。那不过是作曲家创作低潮之后的一次复原,就像伏尔加河春天的破冰,二十五岁的他度过了第一次创作危机。最近我才知道,与一般创作顺序不同,“拉二”是先完成了二三乐章,然后才是第一乐章。这个时候再听,感觉就和从前不一样了。想象一下冰河的解冻:一点点地融化和侵蚀,慢慢涌动的暗流,呼啦啦冰河的大面积坍塌,河面上漂浮着撞击着巨大的冰凌。一朝解冻,大河奔流。对应一下作曲家的内心感受:抒情的慢板,忧郁症的缓解;钢琴的分解和弦,心灵的苏醒;旋律流畅起来,自信心渐渐恢复;就像经历了一整夜噩梦的人看到了黎明的曙光。轻快灵动的手指扫**着内心的犹疑和沮丧。最后才是直抒胸臆的第一乐章。二、三、一,这样的乐章顺序才是他的心理疗伤的情节剧本。俄罗斯民族的苦难深重,还有高压铁幕的压抑,包括作曲家的朋友梅特涅所形容的,“每当第一下警钟敲响,你就会感到整个俄罗斯跃然奋起”。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那天的“默哀时刻”,人们会想到“拉二”的旋律,以此来缅怀卫国战争中牺牲的英灵。而在作曲家的内心,无外乎连阴天那样的沉闷,或者就是厚厚的病历,还有催眠疗法中达尔医生每天不懈的鼓励,你能行,你一定能写出协奏曲!那些沉重的和弦连接着的,都是他个人无奈而痛苦的往事回忆。简单说,“拉二”于作曲家自己就是一次奇妙的化腐朽为神奇,就像作曲家自己说的那样,那些旋律都是从心里流出来的。长期以来苦恼,低迷,一旦这口恶气出了心里就敞亮了,情感彻底爆发。听到那些低沉灰暗的音色、坚定而庄严缓慢的速度、发自内心的歌唱,对于压抑已久的人来说,不过是产生了内在的模仿,碰巧需要一个心理释放的出口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