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沿海地区“民工荒”实质上是“技工荒”。青年民工要真正维护自身权益,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应注意学习进取,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质和技能。
农民工在城市就业市场上的悲惨遭遇,主要源于供大于求的非均衡市场态势。
长期以来,大量无特殊职业技能、仅靠体力干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就业空间有限的沿海发达城市,而且主要拥挤在狭小的低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以及有很大波动性和不确定性的建筑业。在这种供求严重失衡的劳动力市场上,处于弱势的民工根本没有讨价还价能力,没有提高加码的专业化人力资本,因此只能忍受资方压榨和剥削,在自身权益受侵害时无法获得自我保护。
但是近几年,很多劳动力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却频繁遭遇“招工难”的困扰,纺织服装、饮食服务、电子玩具等许多“两头在外”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往往为“用工短缺”而犯愁,特别是2008年春以来,沿海珠三角、浙东南及闽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连续三年发生“民工荒”。这种现象虽有总量问题在其中,但主要是区域性、结构性的。其中有宏观经济方面的政策含义,但对于青年学生和进城农民工来说,更有微观职业导向意义。
从总量供求关系来看,民工劳动力供给有所减少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1949年以来中国人口变动中,1958—1961年是一个显著低潮,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再次进入一个人口出生率相对减少的时期,同时1971年以后国家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特别是1979年实行独生子女政策,正好使这一时期出生率出生的孩子大大减少,而他们大致在新千年前后陆续进入社会;再加上始于1999年的大学扩招政策,又使每年约500万就业人口暂时滞留在学校里。这些宏观因素显然会使民工劳动力在总供给量上大大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