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1871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大陆上的国际格局。具有普鲁士军国主义传统的德意志帝国成为对欧洲和平的一个威胁。德国把奴役性的《法兰克福和约》强加在法国头上。它夺取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既是由于那里有丰富的煤铁,又是出于战略上的筹划。占领了梅斯和斯特拉斯堡以后,德国就有了一道极其强固的防御线。德国的这一谋算严重地伤害了法国人的民族自尊心。
1871年以后,法国复仇意识非常强烈。1872年法国实施普遍兵役制,现役军人达67.5万人,几与德国相等。1873年法国提前偿清了50亿法郎的赔款,按规定德国占领军于当年9月撤离法国领土。1873年5月梯也尔下台,倡议复仇的王政派执政。这一切使俾斯麦寝食不安。
因此,孤立法国是俾斯麦时代德国外交的基本路线,他力图拼凑一个反法阵线。为此,他首先拉拢俄国,以防法俄接近。在这方面他可以利用俄、德两国皇室的传统联系;俄国方面这时也想稳定与德国的关系,因为它刚刚由于得到德国的支持才废除了《巴黎和约》对它的限制,而且在中亚又正与英国进行紧张的争夺。至于奥匈,自普奥战争后,皇帝弗兰茨·约瑟夫对德国心存畏惧,不会抵制俾斯麦的外交努力。1872年9月,德、俄、奥三国皇帝及外长会晤于柏林,1873年10月形成了“三帝同盟”(亦称“三皇同盟”)。同盟盟约规定:当遇到来自其他国家进攻的时候,“他们之间应立即进行商谈,以便议定他们所应取的共同的行动方针”;“如果由于本项协议而有采取军事行动的必要,三国皇帝陛下应缔结特殊协约予以规定。”条约内容比较含糊,不很具体。主要由于三国之间仍矛盾重重,俄奥在巴尔干地区存在尖锐的利益冲突,俄德在对法政策上也有严重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