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位朋友非常喜爱莫扎特的歌剧,而且在学术层面的钻研探究中颇有心得。他倒是不反对我对《唐·乔瓦尼》的特殊偏爱,却从道德层面带有强迫性质地使自己远离《唐·乔瓦尼》,并抬出贝多芬的话来作有力的支撑。结合我这位朋友的心态,我对《唐·乔瓦尼》的准确情感是“爱恨交加”,大帅哥及猎艳高手唐·乔瓦尼自然有女人和男人都欢喜爱慕的风度与气质,但拜伦使他崇高,莫里哀使他粗俗,只有达·蓬特和莫扎特联手把握了他的双重性格,歌剧本身为这个角色性格的充分延伸提供了可能性,也为不同时代歌手演员们的竞逐摆下了战场。莫扎特时代参与这部歌剧演出的许多优秀的歌手,像巴希、萨伯莉迪、米切丽、本蒂妮、巴里奥尼、彭齐亚尼等都是当时最好剧团中的台柱子。只是这部歌剧在莫扎特的福地布拉格的首演并未获得预期的热烈喝彩,大概是观众还无法一下子从《费加罗的婚礼》的风格中回过神来吧,或者说来自西班牙的登徒子传奇并不能引起斯拉夫人的共鸣也未可知。从贝多芬对莫扎特以唐璜为题材创作歌剧的不以为然来看,当时维也纳的价值观与道德判断对“莫扎特的唐璜故事”的流行也多有不利因素。
话虽如此,我想任何时代任何一位喜爱莫扎特的人都无法回避来自歌剧《唐·乔瓦尼》的**。我甚至认为这是莫扎特最天才的歌剧,无论从围绕着创作这部歌剧的一连串故事,还是从剧中角色的性格刻画及命运安排诸方面,莫扎特都挥洒出太多的神来之笔。这也是莫扎特歌剧中少有的具有相当思想深度和人性探究意义的杰作,如何体现并传达莫扎特的题中之意和音乐戏剧的斑斓色彩,该剧正是考较指挥及歌手戏剧领悟能力及塑造能力的试金石。
然而,在我听过的以数十计的《唐·乔瓦尼》的录音版本里,却一直找不到一个最理想的“唐璜”,几乎在每一个版本里,所有的配角都在争奇斗艳,一个赛一个惹人喜爱,但是没有一个“唐璜”能够将内在心灵和外在风采十分恰当地融在一起,给出一个具备“唐璜”本身独特性格的“万人迷”。对《唐·乔瓦尼》录音版本的比较,其实就是一个寻找“终极唐璜”的过程。然而这个寻找过程因为某些原因只能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