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娜嘉》
《娜嘉》作为布勒东的代表作,体现出超现实主义的理论主张及创作特征。但是它的文体的归属备受争议,有人称它为小说,有人又加以具体限定地说它是诗体小说,也有人将它视为叙事体散文。“《娜嘉》标志着超现实主义在文体上的一次重要突破。诗的语言,散文化风格,小说的外型构造糅为一体,使小说失去了原有的模样,使散文又变得不像是它自己,而诗的意味与色彩更加剧了某个单纯文体的变异和杂容。”[6]如果称它是一种无体裁或杂体裁的作品或许更为准确、恰当。
作品的名字叫《娜嘉》,可是对娜嘉的叙说却大约只占到三分之一,与传统的小说模式大相径庭。阅读后很难对主人公作一个明确的评价,她的形象特征,性格特点我们不得而知,但是这个人物却给我们留下不可泯灭的印象,同时又富有神秘感。整部作品也可看成是一份亦真亦幻的追忆式记录,对梦幻的潜意识活动的记述,一段段插语无特定的时空界限,无前因后果的逻辑关系,它们自由切换,随意流变,令人难以捉摸。根据作品内容,可将其分为三个部分。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语气和视角陈述见闻感受,构成了小说的主线。“我是谁?”作品的开头提出一个现代最严峻的社会和哲学课题。接着按情节发展的时间顺序进行叙述。首先提起的是先贤祠广场的“伟人旅馆”。“我”1918年前后就居住这里,后来搬到海滨瓦郎热维尔镇的昂戈庄园,直至1927年。“我”以自身为对象,对沉思和梦幻展开几乎是断断续续的实验。随后,“我”展开了对往事的追忆——在阿波利奈尔的《时间的颜色》初次上演的那天,“我”被一个青年错误地看成是自己已经逝世的朋友。“我”此时脑中又浮现出自己的朋友巴秀(巴秀死于在梦幻记录的实验中过分地服用麻醉剂),以及巴秀生前在《蒂蕾齐亚丝的**》中扮演的角色。又如,“我”在夕阳西下时分在巴黎与人相遇,不出三天,“我们”就又可以重新相逢。最后描写一个中国人发明了一种分身术,一个人闯进纽约,变成几百个跟他一模一样的人。这一切使“我”魂飞魄散……作品中充满了类似这样的无序回忆与联想,构成了小说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