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家与原作家、译作与原作的关系,是翻译文学中的基本的二元关系,由此形成了翻译家的从属性与主体性这一双重特性。一般说来,翻译家及其译作是依托于、从属于原作家作品而存在的,没有原作家作品,翻译家的存在就没有意义,译作也就无从谈起。从这个意义上说,原作家作品和翻译家译作之间的关系是独立性和从属性、主体性和客体性的关系。
长期以来,人们对翻译家的主体性的认识不足,而更多地看到的是其从属性。有人认为,翻译只是一种模仿性活动,只是传达别人的话语信息;翻译家只是一个中介,它只起到“媒”的作用,中介的作用。将“中介”视为“主体”,就不免反客为主,那就好比把“舌头”等同于“脑子”。这种观念源远流长。在中国翻译传统中,翻译者的主体身份最初是不太被认可的。古代对翻译者的称谓——“寄”、“象”、“舌人”等,都有寄托于主体的客体的含义。据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说:“南唐以来,‘小学’家都申说‘译’就是‘传四夷及鸟兽之语’”;又说:“刘禹锡在《刘梦得文集》卷七《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说过‘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就表示一般成见以为‘翻译徒’是说不上文雅的。”可见在古代人眼里,翻译者常常只是一个从属的角色。在清末民初翻译文学的初兴期,人们虽然重视翻译,但只认识到翻译的工具价值,在翻译与创作价值观上,普遍认为翻译低于创作。如在当时和后人的眼里,晚清的林纾主要是文学翻译家,但林纾自己不以翻译自夸,却对自己并不太擅长的诗文颇为自负。钱锺书在《林纾的翻译》中还说过:“林纾不乐意被称为‘译才’”;他“重视‘古文’而轻视翻译,那也不足为奇,因为‘古文’是他的一种创作;一个人总觉得,和翻译比起来,创作更亲切地属于自己”。五四时期的郭沫若曾将翻译家比作“媒婆”。他在《论诗三札》(1921)中,对当时国内存在的翻译与创作的不平衡状况发泄了“一些久未宣泄的话”。他写道:“我觉得国内人士只注重媒婆,而不注重处子;只注重翻译,而不注重产生。……凡是外来的文艺,无论译得好坏,总要冠居上游:而创作的诗文,仅仅以之填补纸角。”郭沫若所指的当时文坛这种现象不是不存在,但他将翻译比作“媒婆”,实际上就是不承认翻译的独立价值,不认可翻译家的主体性(好在郭氏后来彻底改变了这种看法)。到了当代,仍有人认为译本只不过是原作的一种替代品。如钱锺书说:“好译本的作用是消灭自己;它把我们向原作过渡,而我们读到了原作,马上掷开了译本。自负好手的译者恰恰产生了失手自杀的译本,他满以为读了他的译本就无须去读原作,但是一般人能够欣赏货真价实的原作以后,常常薄情地抛弃了翻译家辛勤制造的代用品。”[3]像这样有翻译经验的学者鄙薄翻译的话并不多见,绝大多数谈论翻译的文章都是翻译家或翻译理论家的“夫子自道”,他们自身对翻译都有着切身的体会和符合实际的正确认识。而社会上及文学学术界对翻译文学的鄙薄,其主要表现是对翻译文学的“无视”和“无言”。长期以来各种各样的中国文学史中都不提翻译文学,不给翻译文学以应有的位置,这种“无视”和“无言”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翻译文学的实际处境。